中国电影界什么也不缺,就缺这部电影

进入秋季 http://www.cwhuk.com/jbby/10703.html

电影公开课

妙笔生花说影视

还是说蝴蝶,但这次不说足球,专说电影。

电影也是圆的,和足球一样,有很多可能,中国足球的目标是冲出亚洲,中国电影的目标——如果把握好这个可能,或者学到这个可能,完全可以走向世界之巅。

这是一脚最销魂的射门。

如何捕获一个男闺蜜

《沉默的羔羊》,不是大片的大片,用王蒙评《红楼梦》的话来说,“首先是容量”。它的容量,把太平洋的水倒出来,这个地球上最大的容器,也装不下。它的容量不是生活的整体,而是创作的整体,只要你消化了这部电影,对于文学创作,或是电影创作,都是开了一个新的水源,它有时烟雨凄迷,有时水波浩渺,逆流可以水漫金山,是的,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弱水三千,我们缺这一瓢,用“五四”的话来说,叫开启民智。起点网纵横网那些什么奇幻、玄幻小说,最好别说;《择天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没有花。它让《恐怖快递》惊恐万分,又让《嫌疑人X的献身》无地自容。它当然不是什么都好,它误入歧途,把原罪变成了闺蜜。

一开始它就展现了两条平行宇宙,第一条,杀人剥皮狂“野牛比尔”杀死了5个女性并剥皮。第二条,见习女警官克拉丽丝去监狱探访汉尼拨,野牛比尔比起汉尼拔稍逊一筹,因为汉尼拔不仅杀人,还吃人。两条平行叙事的关联是:通过汉尼拔找到野牛比尔。通过吃人狂魔找到剥皮狂魔。

汉尼拔是一个智商极高的精神病专家和心理学专家,做个博导绰绰有余,他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像冰刀一样的眼光可以即时把人的心和其他器官拆开,隔着厚重的铁栏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啧啧”的吃人的寒气,克拉丽丝坐在铁门外面,态度谦卑:“博士你好!我来这向你请教,也许得由你决定我是不是个合格的学生。”

巧妙的是,克拉丽丝是个精神病患者,她的童年很不幸,寄养在亲戚家,一天晚上她听到羔羊的哀鸣,这是一群第二天要被宰杀的羊,她打开栅栏门想让羊逃走,但习惯了栅栏的羊却不知往哪里走,她想至少要救出一只,于是抱着一只羔羊就往外面跑,但羊太重,没跑多远就被抓回来,羊照样被杀掉,而克拉丽丝却被送进了孤儿院。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少女大发善心救羊的故事,在救羊的事件下,掩盖着克拉丽丝更深的创痛——父亲的死。克拉丽丝早年丧母,与父亲舔犊相依,父亲是个出色的警官,但在一次意外事件中,被两个从药房出来的劫匪误打误撞击伤,强壮的父亲在经过像冬季一样漫长的痛苦挣扎后终于死掉,母亲死后,父亲就是克拉丽丝的整个世界,现在克拉丽丝的世界崩塌了,她被寄养在亲戚家,她救羔羊,就是救她自己,但是她没有做到,羔羊惨死,她长大后做了警察,但依然在半夜中被羔羊的惨叫惊醒,同时伴随着对父亲的怀念和追寻。

克拉丽丝以为掌握了汉尼拔吃人的材料就可以掌控他,然而她错了,那些材料不过是几张毫无生气的纸,汉尼拔却可以闻出她身上生动的香水味、护肤品味,通过她穿的鞋子、衣服、背的挎包推出她祖上三代的身份,更为严重的是,能够洞悉她内心的秘密,让克拉丽丝无处可逃,汉尼拔以交换她的秘密为条件,同意帮她找出杀人剥皮的凶手,在汉尼拔的诱导下,克拉丽丝一步步让出心里的秘密,刚开始是不情愿,后来慢慢愿意让汉尼拔占据她的内心,那个惊恐的羔羊尖叫的夜晚,她渴望得到救赎,父亲的匮乏,则情不自禁的希翼望得到填充。父亲是女儿成长的悠长之路,纵然弯弯曲曲,但不可或缺,从心理学来说,单亲或孤儿,都是不能长大成人的,在克拉丽丝摇摇欲坠的成长路途上,汉尼拔的身影正慢慢接近她的脚步。

如何捕获一个男闺蜜?就是出让你心里的秘密,让他占有你内心秘密的股权,“亲密”一词在拉丁语的意思为“让人们知道你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事”。共同持股意味着风险共担,也意味着互相信任。

认识你自己

现在可以掀开这部电影的面纱了,它是一部心理分析电影,为什么拍好心理分析电影我们就可以走向世界电影之巅?因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心灵,占据了内心,你就占据了最大的空间。人的内心潜伏着人类所有的秘密,了解了内心,你就解开了人类之谜。

心理分析的目标是“认识你自己”,这是苏格拉底一生所信奉的终极知识。

以前我们说中国电影落后于好莱坞是技术,现在知道了我们的落后恰好在我们仰仗的文化,而最薄弱的一环就是对人类幽暗心理的探索。

《记忆大师》这种电影,相对于载入史册的《爱德华大夫》、《飞越疯人院》,只能说是“经过了许多年我还是做小弟”。心理电影难拍过动作片,真正的大片是“在心底掀起波澜”,心理分析电影是四两拨千斤的实际意义上的大电影。

《沉默的羔羊》制作成本万美元,年上映,全球狂揽2.7亿美元票房。

影片的叙事策略异常高明,它由两条平行叙事构成,并贯穿始终。在克拉丽丝和汉尼拔这条叙事线上,又分裂为正向叙事和逆向叙事两条线,正向叙事是汉尼拔帮克拉丽丝分析案情以及克拉丽丝追捕野牛比尔,逆向叙事是由成年克拉丽丝开始,回溯到她的童年,通过意识流的手法,经常闪现童年时候的画面,渲染出记忆与现实难以愈合的忧伤。

多点叙事在《低俗小说》、《两杆大烟枪》、《环形使者》上已经建树斐然,这些影片打破单一的叙事结构,形成多线叙事,各段叙事又互相补充,结尾和开头遥相呼应。影片里,时间不是一根筋只会往前走的,而是会绕回来形成一个环形,把只在科学理论上成立的时间弯曲运用到电影结构中去。和这些电影不同,《沉默的羔羊》开辟的是心理时间,心理包容一切,它的可能性更大,同时因为展示了内心的宽阔,它一眼看去更加简洁明了,容易被接受。

它可以不用时间上的互相补充来展示叙事的技巧,它用命运上的互相补充,来展示一种包容时间的更深沉的技巧。《白鹿原》大巧若拙,比《白鹿原》更高明的是又能够回来,大拙若巧。张嘉译认为《白鹿原》是他心里的圣经,我对《白鹿原》评价没那么高,甚至大家都推崇备至的时候就更不以为然了,再大的平原,也大不过心灵,有时小小的、准确的展示一下幽深的内心,因为它不为人知,只一瞬间的颤栗就可以获得全新的广阔的认知高原。它原来遥远得看不见,现在又触手可及,它不用坐着飞机去旅行,只需扪心自问就一日看尽长安花,如果人不认识自己,又谈何认识世界呢?

《沉默的羔羊》从头到尾都在展示这种又近又远的关系。克拉丽丝和汉尼拔的关系,克拉丽丝和野牛比尔的关系,克拉丽丝和野牛比尔几乎是命运共同体,在克拉丽丝身上体现的是恋父情结,在野牛比尔身上体现的是恋母情结。

依据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女孩小时候会有一种恋父嫌母的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然人际交往的增加,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会把恋父情结转向别的异性身上,从而完成自己的成长。男孩恋母嫌父也一样,如果在向外转换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恋父和恋母情结指向人类爱与恨、情与欲、生与死、创造与毁灭的根本问题。

野牛比尔从小受到继母的虐待,从而让他不想成为男人,而想成为像继母那样强势的女人。可以想象,他也经常在梦中被自己的惨叫惊醒,他后来养了只小狗,疼爱如己命。医院拒绝后,他的性倒错演变为性变态,以自己的方式来改变自己,他物色丰满的女人,劫持回家,饿瘦后杀掉,剥掉她们的皮来给自己做一张女性的皮,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毕竟他还没有那么高明的植皮手术,他所做的类似于巫术,把蝴蝶的蛹放进被害者的嘴巴里,据说蛹可以囚禁女性的灵魂,从而让她们的身体为他所用,他做的人皮衣裳实际上是一对蝴蝶的翅膀,意味着化蛹成蝶,影片结尾非常的惊悚,野牛比尔把人皮翅膀披在身上,把阴茎夹在两腿之间,看上去像个女人,扭动腰肢倒退着向后走去,在他心里,意味着“逆袭”的成功。

无疑《沉默的羔羊》是部惊悚片,它的惊悚不仅在于对诸多惊悚元素得心应手的运用,还在于对置身其中人物心理深刻细致的洞察,它通过对一个个心理范本的触摸来体察现代人的精神变态和心理创伤,说它是娱乐片有点轻了,说它是探索人类角色的艺术片,也不负赞誉。事实上心理分析就是一门艺术,它超越于科学之上。

坏蛋不能死

影片塑造得最成功的是心理学博士汉尼拔·莱克特,他出身贵族,学识渊博,外表温文尔雅而内心嗜血成性。影片没有交代造成他嗜血的原因,不像克拉丽丝和野牛比尔有成长的轨迹,恰是这种无因的暴虐,揭示了人类更深沉的悲剧,我们的祖先不是从吃人走过来的么?每个人身上的暴虐因素都自带流量,自成基因,没有一个人是清白的,人类真正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自律。遗憾的是在后来加拍的《沉默的羔羊》前传《汉尼拔》里,给汉尼拔找了个吃人的原因,一样来自不幸的童年,不仅落入窠臼,也让人类的警醒和自我批判变得狭窄。

汉尼拔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帮助克拉丽丝寻找野牛比尔的蛛丝马迹,这种帮助是以换取克拉丽丝心底的秘密为前提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心理医生的职业习惯?是窃取克拉丽丝心里父亲的位置?还是寻找逃跑的机会?我的理解其动因还是来自于原始驱力,汉尼拔被囚禁了8年,8年没有与女人有过身体接触,正是二人的“性感地带”促发了他的欲望,影片里有几处暗示,他在囚室里画的画,是一个哥特式的尖塔,象征着阳具。他打开手铐,把玩在手里的是一根警棍,正是用警棍和“口交”的方式,干掉了警察。

他的交换一开始带着一种性挑逗,也可以说是口欲施虐,和我们用语言去攻击别人是一样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性心理阶段发生于婴儿时期,即通过吸吮母亲的乳头或奶瓶来满足饥饿感,这就是口交的原始动因,包括吸烟这种动作,明知有害健康依然孜孜不倦,其诱因正来自婴儿时期潜伏下来的意识。但是在与克拉丽丝交换的过程中,他发现“父亲”这个位置更适合他,因为克拉丽丝讲的正是一个失孤的故事,这也符合情感发展的脉络,当情感达到饱和时,“爱情”便升华为“亲情”。

心理分析确实很迷人,电影院是一个黑暗的空间,类似人类祖先住的洞穴,在这个洞穴里,人类深度的无意识和欲望,我们都可以步步为营的沉浸其中,不管什么人标榜,电影真不是娱乐的工具,它是威慑人心理力量的工具,没有电影院这种“洞穴”,如同没有父亲,人不可能长大。

电影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步步为营的升华过程,升华不是空气一样的看不见的升腾,而是行动,梵高把他的挫折升华为《向日葵》,兰博把他的愤怒升华为机关枪。在一场紧张的“离别”中,汉尼拔和克拉丽丝有一个食指相触的动作,准确的说是汉尼拔用食指去触碰克拉丽丝的食指,这是他们唯一的身体接触,关于这个动作有很多解读,有说像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上帝的手指点化了亚当,从此神与人的灵贯通了。这个解读比较经典,因为汉尼拔就像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他的智慧超出了常人,他用高冷的姿态俯视着芸芸众生,并吃掉人。神也吃人吗?别忘了,宙斯的父亲是生下一个孩子吃掉一个孩子,宙斯是其母用“狸猫换太子”的方式保存下来的唯一血脉。“好吃”正是人的原罪。汉尼拔用指尖触碰克拉丽丝的指尖,实际在暗示,交换仪式已经完成,克拉丽丝将如愿抓到野牛比尔,救出被囚禁的“羔羊”,完成自己的长大。而他自己将实施越狱计划。另一边,野牛比尔加紧缝制人皮翅膀,三人都为破茧成蝶冲刺。

抛开惊悚不说,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竞赛,三人都各有理想,各怀绝技,我们看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平等,难道不对吗?在导演心里,善恶应该是平等的,只有不厚此薄彼,观众才能分出是非曲直。

汉尼拔的越狱展示了高超的技巧,也展示了把杀人上升为艺术的惊悚,原欲能量的升华产生艺术。他像一个指挥家,在音乐的伴奏下用计有条不紊的将两个看守警察杀死,并吃掉内脏,一个警察以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姿势吊起来,一个则成为他的替身。楼下足有一个连的警察在看守,怎么逃得出去呢?他换上被杀警察的警服躺在地上,把警察的脸皮剥下贴在脸上,抹上血,真假难辨,被抬了出去。

人性很复杂

电影塑造好人也塑造坏人,把好人塑造得更好的电影,其震颤效果,比不了比坏人塑造得更坏的电影,观众更爱坏人,很奇怪吗?

这和观众更爱苦难是一样的,难道不是好人经过的苦难越多,观众越爱她吗?《渴望》里的刘慧芳如是,《沉默的羔羊》里的克拉丽丝如是。好人越挣扎,观众越认同;苦难越深重,作品越成功。想一想,你是不是有向人展示苦难的嗜好?当然,它有个好听的词,叫“倾诉”。

人性很复杂。

通过喜欢坏人,观众可以自我解足,释放欲望,满足本我。汉尼拔越狱成功,观众一样可以感受到压抑的社会牢笼的崩塌,从紧张中长长的松一口气,这何尝不是在呼吸自由的空气。美剧《越狱》也是给人一样的感觉。当然观众喜欢的是有性格的反派,有趣的、有超能力的、高智商的、帅的、或介于正反之间的。所以导演在塑造反派的时候,不能平庸,尽可能提升他的能力,而且反派不能马上死,杨康帅到不能死,欧阳锋武功高到不能死,《越狱》里坏到无以复加的巴格威尔和好到无以复加的迈克尔一样命长,试想一下《越狱》没有巴格威尔,还有什么意思呢?观众还买账吗?

所以汉尼拔自然不会死了,影片结尾,汉尼拔给克拉丽丝打“那些羔羊停止尖叫了吗?”克拉丽丝急促的呼唤汉尼拔的名字,她知道即使没有汉尼拔,这个社会依然还会吃人,她担心的是汉尼拔的处境。

社会需要坏人吗?需要,不需要公检法就会解散,很多权力会失效,而好人也会失去他们的骄傲,好人正是通过坏人来证明自己的洁白无瑕。

人性和社会都如此复杂,所以观众不好当,一会被好人牵着走,一会被坏人牵着走,一会在显意识里癫狂,一会在潜意识里昏迷,一不小心站错队,还被人当成是垃圾。

在6月17日开幕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冯小刚这门小钢炮又开炮了:是不是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那么多垃圾电影?你如果不去捧这场,它就没有生存空间。可往往垃圾电影的票房还很高!

电影也不好拍,治安最好的地方,反而银幕上的坏人最多,比如香港;治安最不好的地方,反而清官最多,比如大清的衙门。

“观众精英”洪晃立即反击:一般情况下做有毒食品和吃有毒食品是两回事,做有毒食品是良心坏了,明知故犯;吃有毒食品是受害者,有可能无知被骗了,但总有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那一天。

冯小刚不会说这种话吧,说这种话简直就是道德败坏还理直气壮。

像《沉默的羔羊》这样的电影,把一部娱乐性极强的惊悚片看成是社会问题片,对普通观众有些苛刻,这也就是类似于《越狱》、《嗜血判官》这样的美剧无法登录中国电视台的原因,中国观众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水平确实没达到那个极限。但中国导演又拍得出《沉默的羔羊》和《越狱》这样的影视剧吗?冯小刚的那些轻喜剧,离深刻的心理洞察和人性探讨还相去甚远,就角色塑造来说,《天下无贼》的黎叔也没法和汉尼拔比。冯小刚的“垃圾观众”说,无非是认为自己的电影好,而票房却比不了垃圾电影。心情可以理解,但硬通货拉出去比,还是1:6.8的汇率,最好的电影恐怕也相当于别人几分之一的水平,不管是观众还是电影,归根到底,是黄金贮备不够。

冯小刚:有些所谓精英明明是权利下的蛋,寄生虫一个,还挺有优越感的,永远拿父母说事,冒充文化先锋,提醒一下,精英不是精虫可不带世袭的。(洪晃的养父为前外交部长)

这一段是当初《唐山大地震》上映时冯、洪开撕。

年,在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沉默的羔羊》勇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5项大奖。

观众和电影,就像克拉丽丝和水牛比尔,是一体两面,我们不妨把冯小刚和洪晃带入电影中,把他们的对话也带入电影中,会有别一番滋味,冯小刚就像汉尼拔,洪晃就像克拉丽丝。

冯、洪版《沉默的羔羊》

冯小刚:你讲着人模人样的话,模仿字正腔圆,头上喷着香奈儿,身上穿着普拉达,脚下却蹬着廉价的鞋子,你以为你是大V吗?你三代以上可能就是矿工,《蒙娜丽莎》在你面前也被当作垃圾,你就是垃圾观众。

洪晃:说得对,冯小刚先生,为什么不用这一套理论来分析你自己呢?

冯小刚:我的电影美如画,我只想要一个景观,一个看得见树和水的景观,远离垃圾观众。

洪晃:请告诉我垃圾观众的名字。

冯小刚:他们被我吃掉了,就着酒,还有蚕豆,啧啧······

洪晃:你为什么要吃他们?

冯小刚:昨晚你看了《变形金刚5》吗?那些变形金刚,专吃汽车垃圾。也许你感到奇怪,我和变形金刚有什么关系?请注意我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读出来,注意嘴型。

洪晃:是先有“刚”还是先有“钢”呢?你有种恋钢情结,如同我有恋父情结,你一直在寻求改变,我也一样,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虽然我有点口吃,而你吃相利索,但都代表我们饥饿,我送你一幅画,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画里那位艺术家,忠贞不渝,尽管不解真意的观众对他的艺术作品表现出麻木和诋毁,但始终没有扭曲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化蛹成蝶有些痛苦,我们是否应该像梁祝一样,秉持执着、虔诚、坚定的品格呢?

冯小刚:说得我们像谈恋爱一样。

原创作品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ls/64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