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家,实现增加值6.7亿元,增长38.8%;今年我区列入市重点的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14亿元,目前8个项目开工建设;济北开发区跃进全省前20%,跻身省级开发区第一梯队;众海新天地、鑫港商务中心等商贸综合体建设快速推进......喜报频传获佳绩,奋楫扬帆正当时。面对崭新的“十四五”,我区如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扛起“北起”战略担当、建设高质量中心城区的历史重任?或许可以从“实业强区、科技兴区、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中窥见一斑。实业强区推动实业布局不断深入济阳造升降平台在国庆阅兵、故宫维修和西气东输等重要领域频频亮相;济阳生产的复方黄柏液涂剂项目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这些发生在重点工程、医学等领域的创新变革,几乎每天都在济阳精彩上演,它们既是济阳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建设北部高质量中心城区的主阵地,更是济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大力发展制造业,做优做活现代服务业,聚力打造产业生态圈,推动实业产业链构建起完整链条、形成规模效应。”济北开发区有关负责同志说。瞄准这一目标,全区上下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产业配套政策相继出台,用足用好“工业17条”“科技创新10条”等政策,扶持建筑业骨干企业发展,支持发展装配式建筑;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龙头、聚链条,围绕产业链发展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坚持发挥优势、补齐短板、重点突破,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持续为济阳经济进行“输血”。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优化人才链,延伸资金链,配套政策链,着力健全完善产业创新体系。依托原有企业布局,今年,我区计划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0个以上,推动食品饮料、机械装备等优势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升级。加快山东广电数字传媒产业园、济北生命科技产业园、中国(济南)特医食品城、国际联合智力创新园等园区建设招商,让具体细分领域内的“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入驻园区,使细流百川归海,推动济阳实业布局不断深入。科技兴区赢得济阳发展先机山东鲁华海洋生物公司的“南极磷虾低聚肽及相关衍生产品研究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获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重点专项立项。山东北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先进旋转水力空化反应器抗生素废水降解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列入山东省年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这些层出不穷的颠覆性技术集中展示了我区科技创新“试验田”的部分“看家宝贝”,让观众感受到济阳创新的蓬勃力量。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区着力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出台“人才新政10条”,让真正有能力、想干事、能干成事的科研人员获得舞台;引进“泰山”“齐鲁”系列高层次人才3人,“泉城”系列高层次人才8人。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摇篮”,我区大力实施高等院校强基计划,山东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布局创建前沿领域、学科融合领域重大创新平台,新建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载体9家。目前,我区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地1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2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或企业在济阳设立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6家,创历史新高。同时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30项,全区技术合同登记额完成1.65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38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84件/万人,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中国驰(著)名商标拥有量3个。协同发展推动济阳实质性融入济南主城区3月31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济南大北环项目)初步设计文件获省交通运输厅批复,这意味着一盘纵横联动东西南北、统筹联通省内省外的发展大棋局正在盘活,也意味着济阳将实质性融入济南主城区。在市委市政府的规划大局中,济阳担负着破除行政壁垒的重要使命。其中交通一体化是首务,济滨高铁横贯东西,在我区城区中心西设济阳站;济南绕城高速“大北环”正在加快招标,预计五月份进场施工;有轨电车济阳段主体项目计划设站8座,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国道线、国道线和省道线等改建工程加快施工。济阳正在一步步融入济南市以“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中运量公交”构建“七廊八跨”的骨架轨道交通体系。破除行政壁垒,谋划产城空间布局,需要功能互补、产城融合的“小团体”组团发展。未来,济阳将同齐河加强东西向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延伸轨道交通、共建黄河湿地群,组团发展一体化协作平台和传统产业升级平台,让黄河北经济圈真正有序运作起来。融入新格局,立足大济南。济阳始终把自己放在战略大格局中来审视和考量,抢抓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红利,主动对接协调,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关联产业配套协作、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抢抓自贸区设立、济南国际机场扩建的红利,主动承接自贸区产业外溢,积极引进航空物流、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等产业,推动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深化济阳与武隆、永顺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加强产业合作,强化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对台合作新优势。记者:刘姝琪摄影:张超王业勤编辑:李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