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丁字沽汽车站?这个走过数十载冬夏见证红桥区建设的老站在最近即将步入历史舞台
图片来源:
西沽中路九号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人惋惜,有人怀念伴随着天津的发展与变化很多事物都已经成为过去时很多地方都已经消失几十年前的丁字沽老车站
图片来源:
TJbus而当一切色彩褪去,时光倒回记忆中以前的天津你还记得多少?1大胡同年6月30日,火极一时的大胡同停业迁往西青区王顶堤新建的“万隆大胡同商业中心”。小时候曾和家长一起去那里上货,如今回忆起来,只记得路边香香的排骨米线和流动的方便面车。长大后许久未去,现在却连故地重游也做不到了...
2百货大楼天津百货大楼又称百货公司,始建于年。
进入21世纪后,新起的商场更是如雨后春笋,加之电商冲击,百货大楼迎来寒冬,年4月10日起百货大楼停业改造,烟台振华集团收购了天津百货大楼大部分股权。随后,百货大楼被重新装修开业,虽然天津百货大楼品牌被保留下来了,但已经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山东企业了。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天津一快乐不倒翁3国际商场国际商场始建于年,是集休闲、娱乐、餐饮、文化于一体的百货商场。由于要对西开教堂区域进行保护性规划,陪伴天津人整整30年的国际商场被搬走。
4大荣超市提起大荣超市天津市民都不陌生,恐怕这是天津人最早接触的大型合资连锁超市了。但在年以后,家乐福等大型连锁超市先后崛起,给大荣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年,北京物美集团宣布正式收购大荣,并于第二年更名为物美便利店。无数天津人记忆中的第一家超市,就此彻底走进了历史。
5家世界年,以"低价、新鲜、丰富"为经营理念的家世界大卖场迅速占领中国北方市场。
然而年三月被华润集团收购,并改名为华润万家。
6伊都锦年伊都锦商厦在滨江道开业并迅速成为天津高端商业的又一代表。没想到仅仅过了3年,伊都锦就宣告停业休整。7津汇广场津汇广场购物中心从年开业纳客,但在年宣布停业。随后被大悦城接手,变成了如今的和平大悦城。8远东百货远东百货开业于年,因与房东租约被提前终止,于年停止营业。9百盛年2月初,百盛部分商户开始撤柜!随后,一纸通告证实了百盛的告别,年4月1日终止经营!10劝业场西南角店年,劝业场第一家连锁店西南角店开业,但由于亏损严重,于停止百货部分的营业。如今的西南角劝业场只剩下万达影院和部分餐饮,往日辉煌不见踪迹。图片来源:北方网11乐天百货继乐天百货东马路店闭店后,乐天百货文化中心店也在年3月31日停止营业。至此,乐天百货全面退出天津市场。图片来源:
生活家12王顶堤百货市场王顶堤百货市场曾被许多天津人亲切地称为“王顶堤CBD”,后来在现代商业的影响下逐渐变为小吃街,但其人群仍在流失,最后于年元旦正式关闭。13西关大街鬼市西关大街鬼市充满了天津人“淘宝”的记忆,而这里也有不少小吃摊聚集。年5月29日,西关大街市场被拆除,鬼市与小吃街同时变成了回忆。图片来源:北方网14西青大学城小吃街天津工大、师范、理工三大高校共用的小吃街,全长多米挤满了各色美食,承载着多少青春的回忆,年3月31日,西青大学城小吃街也被集体拆除了!图片来源:北方网15辽宁路小吃街辽宁路小吃街形成于上世纪初,已有百年历史,是天津小吃文化发源地之一,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年4月26日,辽宁路小吃街正式停止经营!16凯莱赛夜市当初的凯莱赛夜市可是红桥区最为著名的美食一条街,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服装鞋帽、各色美食、针头线脑,物美价廉!是实至名归的天津版“南锣鼓巷”!19二池游泳馆那一句“我在二池学的游泳!”是多少老天津人的记忆,小学的时候在二池上文化课,学游泳。如今的二池你还认识吗?20平安电影院“看电影到平安。”这句话老天津人一定不陌生,平安电影院始建于年,是天津第一家由外国人开办的电影院,年,更名为天津音乐厅。年被拆除重建。21天津乐园陪伴天津无数孩子一同成长的“天津乐园”你还记得吗?年天津乐园停业,随后拆除改建成了天津文化中心。图片来源:新浪博客雏鹰起飞22三毛餐厅小时候谁要是在三毛餐厅过个生日,回去肯定会跟小伙伴炫耀一番。哦对了,还必须得和门口的三毛合个影。可如今,三毛餐厅也淡出了我们的视线。23雕纸雕纸是天津市宁河县丰台镇的传统民间工艺,与大多数剪纸艺术不同,它是一种以刻刀雕琢为制作手段的纸制品图案艺术。图片来源:新华网但如今,只有年过花甲的丰台镇北村农民刘士存老人继承了包括刷红纸、制版、雕刻在内的一套祖传雕纸手艺。24刻砖刘民俗手艺人刘凤鸣自幼学习天津刻砖艺术,因其风格独特、技法熟练、作品精致逼真被誉为"刻砖刘"。但其真迹流传至今,已十分稀有。25白猫香皂80年代,天津香皂厂出品了白猫香皂,用淡黄色的纸包装的,包装上有一只淡蓝色的猫。但是这款香皂已经在上个世纪消失了。26长城收音机长城收音机是地地道道的天津名牌,在手机还不普遍的时代,一台收音机便知天下事!但在手机网络发达的今天,使用收音机的人是越来越少了。27可耐牌冰箱天津话“爱”的发音和“耐”是一样的。所以当年可耐牌冰箱创造出“可耐,可耐,人见人爱”的洗脑宣传语,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吧。图片来源:
天津圈APP28东方牌照相机天津照相机厂前身为平和机械修理厂,它与北京照相机厂一样,是中国最早一批生产照相机器材的厂商。生产的东方牌照相机曾经风行全国。29北京牌电视机我国的第一台电视机“北京”牌就是由天津无线电厂研制成功,被誉为“华夏第一屏”。30牡丹牌缝纫机相信不少小伙伴小时候的作业就是在这张桌子上完成的。这个著名的“牡丹牌”缝纫机也是咱天津的产品,只是现在,还有几个人需要在家用缝纫机裁衣了呢......31大发汽车“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天津大发广告。有人回忆,当时全国各地到天津购买华利大发的人,几乎住满了天津的一条街。32卫河银鱼卫河银鱼得益于过去渤海湾良好的水质和环境。鱼嘴是尖的,鱼眼是金色的,鱼体清亮透明如银,闻起来还有股黄瓜的清香味儿。裹粉油炸就非常香了。可惜现在已经难觅踪迹。33紫蟹隆冬时节,唯有天津卫人会将紫蟹做火锅、做面卤、包饺子......天津还有一道名菜叫酸沙紫蟹。但近几十年由于生态环境变化,紫蟹在百姓餐桌上已经消失。34铁雀天津人吃铁雀可谓吃出了花儿,酿铁雀、炸铃铛、熘金钱雀脯......足有三四十种吃法,这其中以“炸溜软硬飞禽”最有名。取铁雀的头和脯,雀脯软嫩,雀头酥脆,一软一硬口感十分丰富。不过现在考虑到卫生问题和鸟类保护,吃铁雀的便少之又少了。35响皮肉原法租界国民大饭店附近有家天聚号,独创了一种响皮肉。用五花肉先煮后蒸再煎,入口嚼时肉皮发出清脆的咯吱声,越嚼越香,瞬间即烂。现在卖响皮肉的已经见不到了,但这种肉跟炉肉、脆皮肉也差不多。36打面仓打面仓有些类似于驴打滚,但用熟芝麻代替黄豆面,用煎炸代替蒸制,吃起来更香。而且寓意年年高升,仓满粮多。37红白玻璃粉藕粉或洋粉熬成浓汤状冷却后凝固便成了玻璃粉。红粉是加了食用色素,跟白粉放在一起十分好看。冰镇后凉甜滑润、非常爽口。38馃子再有就是天津的馃子。一说馃子您可能就不理解了,这每天早上都能吃到的东西怎么就消失了呢?但其实,老天津卫的馃子可不止现在这几样,除了棒槌馃子、鸡蛋果、糖皮、果篦等常见的,还有大、小馃子饼、糖三刀、老虎爪、套环馃子、长坯、花篦笆等三十多个品种,但现在几乎见不到了。39绞脸还在上世纪的时候,有一种叫绞脸的行当,在天津民间,要出嫁的姑娘大都要请绞脸师上门。绞脸师将棉线交叉如绳在姑娘的脸上刮来刮去,绞去较长的汗毛,把眉毛修理整齐。也算是一种美容了。40剃头匠早年间老天津的剃头匠挑着个担子穿梭在大街小巷,一头放工具,一头做热水,“剃头挑子一头热”说的就是他们。41卖开水很久以前还有个卖开水的行当。因为当时的人们烧水还得烧木生火,很不方便,想泡茶喝热水的时候就会来开水铺买点水喝。开水铺每天凌晨就开门,随时保证满满的一锅开水,买一壶就省得烧火了,方便又便宜。图片来源:胡成华42摆渡天津卫九河下梢,有不少河流横穿在城市中,那时的桥梁又比较少,所以坐船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方式。“摆渡”便成为一种应运而生的职业。随着天津的经济不断发展,搭建的桥梁越来越多,摆渡人便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43排字工没有网络的时代,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排报纸的排字工便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传统的铅字印刷先要用高温铸出一粒粒的铅字放在字架上,再由排字工一粒粒挑拣需要的铅字排版印刷,既繁琐又艰苦,所以待遇相当不错。44寻呼员BB机刚出现的时候风靡了整个天津,不少人都以挂个BB机为潮流。一时间,寻呼员成为热门职业,并且要求非常严格,他们要学习百家姓,熟悉天津市的大街小巷等等。45照片手工上色以前的照片都是黑白的,为了让照片更加好看,于是有了照片手工上色的职业。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