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一种快乐,后分别回复:目录,原创,礼物。意想不到的收获!爱莲子
分享点滴
播撒亲子阅读的种子
坚持原创
创造亲子陪伴的感动
莲子妈妈关于亲子那点事儿:
今天推荐一篇特别好的文章--当孩子大发雷霆时!
昨天莲子妈刚经历了莲子的大发雷霆,昨天下午,莲子一口气哭了三个小时!只是为了让我答应她的一个要求,先出去玩再写作业。我拒绝了她。得到我坚持的拒绝,莲子就开始找碴儿,反常地哭,哭的时候拒绝我和她做任何沟通,中间情绪激动的时候,还会重重地把手中的笔摔到桌子上,整整从14点哭到17点。最后停止哭泣后,要求妈妈抱抱,然后情绪缓和下来,用半个小时写完了作业,我们一起去必胜客吃晚饭。
我想了想,莲子昨天反常的情绪行为也是偶然中的必然。原因可能有3个:1、国庆回来,我一直比较忙,这几天都是忙到晚上10点才能回到家,等我到家她就睡着了,第二天一早又要去上学,我们几乎没有什么交流;2、她这学期都焦虑她的字一直写不好看,她总是对身边亲密的人说,我语文不好,我的字写的不好看,让她对学习的自信心减弱了一些,而这一点,我又因为忙而忽略了和她的沟通;3、国庆期间玩的太累了,最近这几天精神不好,还没有好好地休息过来。
今天推荐这篇文章和分享莲子刚发生的案例,是因为经常有妈妈来咨询类似的问题,我的孩子特别爱哭怎么办?其实,每个孩子都爱哭,愿望得不到满足,困了,累了,饿了就发脾气,就哭,就找碴儿,这对于一个飞速发展的孩子来说,是正常的。请不用担心,这种发脾气的行为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但是有时候却又是反复的!作为父母要有心理准备,你会觉得孩子前一段时间脾气挺温和的,怎么这段时间又像个小暴君似的,动不动就发火?!
孩子发脾气时,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处理态度,孩子情绪失控,我们不能跟着孩子情绪失控。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其次,我们要多分析下孩子情绪失控的原因,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先从改正自己的行为做起。第三,有时候,让孩子学会接受现实也不是什么坏事,比如:必须要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没有商量的余地。孩子要求不合理,就要坚持我们的立场,但要保持情绪平静。
孩子看到我们的平静,她也最终能够学会控制自己。一旦我们有了任何感情方面的反应,无论是怜悯、难受,还是烦躁、恼怒,都无异于把控制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左右我们的情绪,既达不到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更会将孩子置于受到身心伤害的危险之中。
关于孩子发脾气,大发雷霆时的更多解决方法,下面这篇小巫老师的文章,写的特别详细和接地气,莲子妈妈就不多啰嗦了,推荐给妈妈们赶快看吧,特别见效,我已经在莲子小的时候,一一都使用过了!
当孩子大发雷霆时
文/小巫
年龄长脾气大
相信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脾气也越大。一定要你马上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否则就惊天动地、撕心裂肺的哭闹、发脾气、撒娇耍赖。很多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感觉有些束手无措,为了尽快的结束不愉快的场面,有些家长被迫“屈从”孩子的愿望,有些家长则被孩子闹得心烦意乱、怒火万丈,不禁呵斥训骂,甚至老拳相向。
这两种解决方法虽然都能马上获得暂时的安静,却埋下了深远的后遗症:前者,孩子掌握了“征服”家长的武器;后者,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家长的心里也不好受。
愿望得不到满足就发脾气,对于一个飞速成长的孩子来说十分正常,并非意味着孩子性格上有什么缺陷。其实,发脾气这种行为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一般来说,幼儿从一岁多开始就会出现发脾气大闹的现象,这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语言的发展速度。小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没有耐心等待,又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雨施就付诸行动——发脾气。孩子的个性差别很大,有些孩子爱发脾气,有些孩子则比较温和。这种脾气在两岁左右达到第一个高峰,到了三岁以后、语言表达能力跟上来,会有所缓和。四岁以后,孩子更加独立更加自主,会出现新的一轮执拗,不过这个时候给他讲道理、让她自己选择后果,都比以前容易的多。
敏锐的家长能够平心静气的接受孩子的这种特性,并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将困惑化作孩子成长的动力,耐心引导孩子学会——
1.推迟满足自己的愿望,接受令他失望的现实;
2.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
3.用恰当的语言而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尖叫、哭闹和踢打来表达自己。
首先控制住我们自己
当然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来说,孩子不发脾气是最理想的,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降低孩子的哭闹频率。
首先,我们需要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健康的亲子关系,平时多花时间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多陪孩子玩耍,多和孩子交流,让我们自己成为孩子心灵满足的源泉,而不是玩具和零食。父母给孩子的关爱少,孩子则比较容易依赖物品来满足精神需求。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因为一时得不到某种物品而大发雷霆的时候比较少。
其次,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不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一个行动自由的孩子,内心是平静的,当面对一些困惑和失望时,她能够平和的接受。相反,那些被家长限制过多,这也不许碰、那也不许摸、什么都不能做的孩子,她的内心是焦躁的、紊乱的,平时积蓄的委屈、压抑和愤怒会抓住任何一个缝隙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第三,尊重孩子,平等的对待他,及时不允许他做的事情,也要以平和、商量的口气,给他讲道理,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他、指挥他。任何反抗都来自于地位的不平等,来自于卑微感。我们尊重孩子,孩子就会自尊、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克服生活中小小的不如意。
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到,孩子在饿了、困了、病了、累了以及无聊的时候比较容易发脾气,就是所谓的“找碴儿”,我们需要提前预防这一类情况。
一旦确定了孩子的要求的确不合理——到了规定的时间继续玩不睡觉、在商店看到好玩的好吃的一定要买(我们已经确认这是他不需要的)、超长时间看电视、抢夺其它小朋友的玩具,等等,就要做好思想准备,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持平静,面对孩子的哭闹既不动摇、也不丧失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俗话说,孩子是爸爸妈妈心头上的肉,孩子的痛苦简直就是父母的痛苦,没有人能够眼睁睁看着孩子伤心欲绝的悲惨样子而无动于衷。很多时候,孩子一哭起来,父母本能反应就是答应他的要求、让她尽快高兴起来。
然而——且慢!虽然孩子哭得可怜兮兮,却不是她无法承受的痛苦。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冷静,心里评估一下这个痛苦的程度,大多数情况远远没有孩子表现出来的那么惨烈。这种痛苦、困惑、失望、伤心,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走过去。
这里边最最关键的是我们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控制住了自己,也就控制住了局面。孩子看到我们的平静,她也最终能够学会控制自己。一旦我们有了任何感情方面的反应,无论是怜悯、难受,还是烦躁、恼怒,都无异于把控制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左右我们的情绪,既达不到有效的帮助孩子成长,更会将孩子置于受到身心伤害的危险之中。
给家长的建议
我们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孩子开始哭闹了,我们要做到的是——
首先,拥抱孩子,爱抚她,告诉她“我爱你,但是我不能够满足你这个要求”。并且简单的解释一下为什么。身体的接触对于两岁以下的幼儿尤为重要,四岁以后的孩子也许会挣脱我们的怀抱、反感我们的爱抚,我们可以不采取行动,而是以关爱的态度和语言来表达我们对他无条件的接纳。
其次,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如果是在公众场合,不要难为情,保持一颗平常心,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这决非意味着我是一个无能的、失败的家长,别人会理解我的;即使不理解也没关系,解决孩子的问题是首位的,面子是其次的”。如果当时的公众场所要求安静,则平静的引走孩子,把她带到一个可以发脾气但不至于干扰别人的地方。
第三,在孩子发泄的过程中,给孩子共情——“我知道你想要。。。。。我理解你现在很不高兴”。同时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我不高兴、我很伤心、我难过”等等。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从愤怒过渡到难过。今后在她的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她不会仅仅体验幼稚的感情——气氛,而是能够体验到更加成熟的感情——难过,并且接受令他失望的现实。
第四,不要急于“哄”孩子,更不要以呵斥来压抑孩子的情绪、否定孩子的感受——“哭什么哭?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真是嘲笑孩子“你多没羞啊!”云云,总之不要运用语言暴力,更不要运用身体暴力。
第五,有了一定的发泄之后,我们可以尝试积极的引导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建议一个比较有趣的替补活动,尤其是“帮助爸爸、妈妈”一类的事情——比如,在超市,可以请求孩子帮助我们把购物篮里的东西放到传送带上。如果没有替补活动,则给孩子一个选择:要么停止哭泣,继续当时的活动;要么继续哭泣,但是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不参与。尤其在家里,我们可以平静的告诉孩子,“你如果选择哭泣,就自己哭一会吧,我先去另外的屋子;等你决定不哭了,来找我,我跟你玩儿”。要明白,只要有观众,哭闹就会继续上演;失去了观众,小演员很快就会索然无味,去找更加有趣的事情做。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几点:
1.不要威胁孩子——“再哭,我就不要你了”“闹什么?待会儿回家收拾你”“别哭了,大老虎专门吃爱哭的小孩子”等等。愿望得不到满足对于孩子仅仅是一种失望,受到家长的威胁则会深深的刺痛他们幼小的心灵。总是震慑于威严之下,孩子会变得胆小懦弱、封闭自卑。
2.不要惩罚孩子——“你这么闹,不给你饭吃”(或者不给看电视、不带着上公园、不。。。。。。云云),惩罚的内容与哭闹的行为之间并没有通顺的逻辑关系。惩罚只是在渲染家长的权威,却会造成孩子将来必须在严格管制之下才能遵守规则,没有人管、没有惩罚的威胁,孩子就不自觉了。
3.不要“贿赂”孩子——“别闹了,待会儿给你买冰激凌吃”!“乖乖的,回家多让你看会儿动画片”。这也是在教导孩子,修正自己行为的动机是为了得到奖赏,而不是这种行为是不恰当的。
最美童年最美经典
(回复红色数字如“”,即可免费领取)
免费领本经典绘本
12宫崎骏动漫高清电影12部
出版界最高奖的《最美最美中国童话》音频+PDF电子书
52当当网排名第1的的金牌童书《神奇校车》52集视频+音频
7美国收视率第1的幼儿节目《米奇妙妙屋》全7部
学习数学变得如此轻松
台湾最高出版奖《小小牛顿幼儿馆》集音频
3史上最全的《十万个为什么》动画版最全3部
80《苏斯博士绘本》+《贝贝熊》80集视频
有温度的亲子亲子阅读推广教育新知分享
儿童行为研究私人Q群:点击右下角阅读原文,订购莲子妈妈推荐的最美童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google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