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轱辘岛(ID:guludao)
作者:月岛主
中国传统文中的“礼”是一个相当虚无的概念,各家学说对其都有不同的定论,千百年来的讨论也数不胜数。
譬如先秦的儒家学说,主张礼治,这个礼是指尊周礼,带有一些封建等级色彩,贵贱有序,尊卑有位。以礼仪制度和道德为准则治国安民。说简单点就是以礼为基础定下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圣人孔子就非常拥护礼,说过很多关于礼的重要性的名言,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周天子权势渐微,各路诸侯对周天子都不是很客气,对于周礼的遵守也大不如前。我们孔圣人对此是痛心疾首,我们知道孔子有一句名言,现如今大家也经常挂在嘴边的:“是可忍,孰不可忍”意思是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那究竟是个什么事,让孔老夫子这种圣人都不可容忍到了极点呢?就是和礼有关。
事情是这样的,鲁国有个大夫季氏,开了个私人party,请了个64人的舞蹈团,把孔子给气坏了。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当时的礼乐制度,如果请舞团乐队,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一佾就是8人,所以季氏所用的八佾64人,是天子才能有的排场。所以孔子义愤填膺地说了一句:”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当然对于过去传统的文化,比如礼制这种“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带有强烈等级色彩的制度来说,是不合适的,人生而平等,就说现在你有本事,弄个千人舞蹈队,也没人管的着你。
但是去其糟粕的同时,我们也要取其精华。每个时代的标准不尽相同,现如今社会,现如今的礼,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不提倡繁文缛节的约束,但如同尊老爱幼,互相尊重等基本社会秩序与道德行为规范,这都是礼。
近年来网络上有很多触目惊心的事件,让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大伙一定要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切莫要再出现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早期白癜风症状中医治疗白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