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将军和彭德怀将军都是为我们眼前这个锦绣山河、太平光景的共和国奠基的开国大将,他们在战场上浴血搏杀,出生入死,带领着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经历了无数艰苦卓绝的战役,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平静美好的生活。
陈赓和彭德怀是我们的共和国能走到今天不可缺少的两员大将、两颗将星,他们两人的私交也一直不错,
可是年的一天,彭德怀究竟为何训斥了和自己关系匪浅的陈赓大将?一份被彭老总骂为“乱弹琴”的乌龙报告,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陈赓
开国元勋,两颗将星
陈赓与彭德怀都是我国 的开国元勋,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彭德怀出生于年,而陈赓则是年生人,论年纪,彭德怀比陈赓大了整整五岁。
这个年龄差不大不小,虽然造不成代沟,却也让陈赓将军注定了以后要有点“怕”彭德怀这位老大哥。
陈赓和彭德怀经历相似而又不同,陈赓从小在封建社会的传统私塾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后来甚至还上了一段时间的小学堂。
而彭德怀的童年时代就过得比较清苦了,他读过两年书,可惜因为家境清苦早早地就辍学做了农民,而陈赓在从军之前还是一直待在学堂的象牙塔内。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时代的彭老总当过工人下过煤窑,甚至还参加了早期我国穷苦百姓反抗封建压迫的“闹粜”,也就是饥饿的老百姓不得已团结起来逼粮主平价售粮的人民运动,他也因此被官府追捕,逃到洞庭湖一带,依旧是做着体力劳动。
陈赓
虽然年龄相差五岁,然而陈赓和彭德怀两位大将从军的时间却都差不多,他们都在年加入了湘军的阵营。
不同的是彭德怀是以工人之身投入旧民主主义革命,而陈赓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投笔从戎。
此后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两位将军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一系列战争开始,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民主革命,并开始逐步受到共产主义的感召,最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出生入死,为无产阶级的利益不懈奋斗。
共和国的两颗将星,就这样在湖南的土地上冉冉升起了,两个人殊途同归,奔赴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最终成为同在行伍中的同僚和战友,这也就注定了他们两人绵延一生的革命友谊。
彭德怀
同在桑梓,鱼水情长
陈赓和彭德怀都是湖南人,严格意义上算是老乡,也许正因为如此,陈赓对彭德怀天然带着一种饱含桑梓之情的亲切感,彭德怀待陈赓也如同一个大家庭里严格的兄长,对这个湖南老乡一向是高标准、严要求。
陈赓性格诙谐幽默,彭德怀的性格则是严肃持重,雷厉风行。
两个人一个活跃开朗风趣可亲,一个庄重沉稳自有大将风度,相映成趣,成为了我军中的一段佳话。
当然,两个人的性格不同也造成了他们之间的摩擦,然而陈赓和彭德怀的友谊并没有受到工作冲突的影响。
公是公,私是私,泾渭分明
。更让我们对两位开国元勋心生敬仰之情。彭德怀训斥陈赓,已经不是 次了。
年,陈赓走马上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正当他满怀期待地去找彭德怀副司令报告的时候,却遭到了彭德怀的冷眼相待,这是怎么回事呢?
彭德怀
陈赓当时来的匆忙,没有扎好绑腿就匆匆忙忙地跑来找彭德怀副司令报告,进门来陈赓就连忙规规矩矩敬了个军礼等待首长指示,没想到彭德怀就是扫了他一眼,转头回去接着看文件,陈赓最开始没有想太多,只觉得彭老总肯定是在和什么人生气,心情不好迁怒于自己。
但陈赓还是多留了个心眼,朝总部机关的工作人员们来回打听彭老总今天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人惹他老人家生气了?
没想到同志们反映得十分热烈,大家聚在一起猜来猜去,可是还没有猜出个所以然,直到其中有一位工作人员问陈赓,是不是在彭老总面前表现得有什么不规矩的,陈赓想了半天,却还是没有想出自己有什么失礼的地方,霎时间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时又有同志提醒陈赓将军,他没扎好绑腿,也许彭德怀副总司令是因为这个才不高兴了,陈赓这才反应过来,问题肯定是出在这里。
彭德怀带兵严谨,军容仪表、军队纪律这些细枝末节处管得最严
。自己没扎好绑腿就敢跑去彭老总面前,也难怪惹得副总司令生气。
陈赓
陈赓也并没有立刻扭头就走,而是扎好了绑腿,认认真真又跑去彭德怀副总司令那里报道敬礼,这次彭德怀才像是稳坐钓鱼台的姜太公一样回过头来和陈赓交谈,语重心长地问陈赓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
陈赓连忙回答是因为自己没有扎好绑腿,才惹得彭老总生气了,彭德怀为什么对陈赓一点小小的不足抓得这么严格呢?一个绑腿而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原来,彭德怀这样做自有他的良苦用心。
彭德怀老总一辈子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他认为,如果作为领导的大将不好好在仪容仪表方面做表率,是没法号令三军领导将士们的。他此时不管一管陈赓这个小老乡身上不起眼的毛病,等陈赓当上司令了,就更没有人敢于指出陈赓这个领导的问题了。
彭德怀对陈赓貌似严苛,实则是一种强势的关爱,人生在世,好友易得,诤友难求。
彭德怀和陈赓不仅是老乡,更是同在军中的战友,这样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却也复杂的关系下,彭德怀敢于直接指出陈赓的错误,使得他们的友谊更加坚固,更令人称羡。
彭德怀
陈赓挨训,彭德怀怒斥乱弹琴
彭德怀与陈赓私交算是不错。
人民 远征朝鲜的时候,有一次损兵折将,彭德怀指名要让陈赓从越南回来帮忙,还一再坚持就要陈赓,不肯换人。
等陈赓到了 总部,彭老总政为了战局失利大发雷霆,大家都有点不知道如何是好,还是陈赓出面劝解,彭老总才勉强收了火气答应吃饭。
陈赓甚至还给彭德怀的婚事牵过线搭过桥。
故意拉着彭德怀去看妇女排球赛,想办法给他介绍了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浦安修,陈赓既是彭德怀的老乡,又是他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更是他婚姻大事上的介绍人。然而对这位介绍人,彭德怀可是一点都没手软。
彭德怀
年,一个普通的上午,彭德怀特地让秘书打电话叫已经成为了大将军的陈赓过来见他,陈赓连忙放下自己那边的工作赶过去,没想到一见面看见彭德怀的脸色,陈赓心里就知道不好。
只见彭德怀面沉似水,一副相当严肃的模样,板着脸看样子心情不好,陈赓太了解自己这位老大哥、老战友了,他知道彭德怀这样肯定是要训人的。
虽然陈赓为人活泼风趣,常年乐于打趣彭德怀,敢摸彭老总这位龙虎猛将的逆鳞,可要是彭老总发起火来,别说是陈赓一个人了,军中大部分同志好像都觉得怵头害怕。更何况大家都说陈赓就怕彭德怀。
他们虽然是老朋友,但是彭德怀批评陈赓照样严肃,陈赓就算是害怕,可是实际情况总得去面对。
只见彭德怀拿出一份报告交给了他,非常严厉地质问他
“
你看看怎么写这样的报告,乱弹琴!”
陈赓
一番话下来说的陈赓哑口无言。他从没见过彭德怀手里那份不知哪来的报告,可是这报告的上面却明明白白扣着陈赓自己的印章,陈赓霎时间有点委屈。
在公务面前,陈赓可不敢像私下那样在彭老总面前放浪形骸,还是要公私分明,处理好眼前的公事。
彭老总再怎么生气,陈赓一个大将军也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彭德怀面前挨训。
但是一番训斥之后陈赓自己也难免觉得委屈,他决定好好调查一下,这份自己从来没见过、却又盖着自己的大印、还被彭老总说成是乱弹琴的报告究竟是哪来的?
彭德怀
宽严并济,看陈赓如何巧妙破局
虽然在彭老总那挨了训碰了一鼻子灰,陈赓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也只能自己心里憋屈,又急又气手一个劲地发抖,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发泄。
这时候就显示出了陈赓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大将思维,在恼火当中他仍然保持住了理性,决定从身边的秘书这里调查起。
秘书是陈赓工作中的重要助手,许多时候中央和军队的领导不可能事无巨细的样样躬亲,这时候就显示出了秘书工作的重要作用,秘书肩负着上传下达,帮助陈赓处理公务的重要作用,如果说这份报告出了问题,肯定是秘书那里出了什么差错。
打定了这个主意,陈赓连忙把秘书任金池叫了过来,询问他有关于这份“乱弹琴”报告究竟是怎么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
”没想到任金池秘书接过报告来看了看,也表示“
不是我办的,我不知道到这个报告”。
“你不知道,到底是谁干的?
”陈赓连忙把王勉、徐嘉谷两位秘书也都叫了过来,详细查访这份报告到底是哪来的、谁办的,结果三个秘书只是站在他面前大眼瞪小眼,他们都不知道这份报告的事,也都没有办理过这种“乱弹琴”的报告。
陈赓
正当陈赓满心委屈一头雾水的时候,粟裕将军的一位秘书出现,打破了这种非常尴尬的局面。
他承认这份报告是他写的,而且加盖了陈赓大将的章递到了彭德怀面前。
这下陈赓可是找到了问题的源头,连忙批评这位秘书实在是太大胆了,不征求领导的同意就敢以自己的名义给彭德怀递报告,这才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那么为什么粟裕办公室的秘书能拿到陈赓的印章呢?
这还与当时的现实情况有关,当时粟裕因身体不好正在疗养中,陈赓代理他的工作,以至于原本跟着粟裕的五位秘书都要来找陈赓请示工作。
算上陈赓自己的三个秘书,一天起码有八位秘书在陈赓面前来回打转,人员混杂就难免忙中有错,更何况这位秘书有些自以为是,拿起陈赓的章就盖在了报告上。
彭德怀与周恩来
这份报告很快又被递到了彭德怀的面前。以至于彭德怀看了以后大发雷霆,连连说这份报告是“乱弹琴”,由于上面盖了陈赓的章,陈赓也就不得不背了这个黑锅。
陈赓好不容易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心头一股无名邪火总算是发了出去,怒斥这位秘书
“胆子实在太大”“敢以我的名义给彭副主席写报告,你不是骑在我的脖子上拉屎?”
可是批评完了做错事的秘书,训完了人,陈赓自己心里又觉得过意不去,只得外出散心,在北京的街头溜了半天。
也许是怪罪自己挨了彭老总的训斥就下意识地迁怒给秘书,陈赓明明去到了王府井。却什么都没买,路上陈赓还连连自责,坦言自己好多年没有生气了,不应该对秘书发这么大的火。
彭德怀与毛主席
一篇不合时宜的报告事情虽小,却足以看出彭德怀陈赓两位首长的大将风度,彭德怀元帅对自己的大媒人也要公私分明,该批评的就要批评,“乱弹琴”报告原本就是秘书的工作失误,责怪了秘书陈赓却又觉得后悔,足见他们金子般诚挚的真性情。
他们以严对公,以宽和诚恳待人,看上去雷霆虎威不可亲近,实际上大将的光环之下,他们也只是想要尽职尽责,想把手头这份他们热爱的革命事业做好的普通革命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