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再版一套二十年前的童书漫画中

一切的一切,缘起于希望给孩子

讲讲我们的历史和科学

年12月,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的洪涛,在一次童书出版工作会议上,被同为美术编辑的老相识姜成安邀稿,创作一套面向全世界出版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中国读物。

画什么好呢?时逢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又遇20世纪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深入开来,“科学”是那个年代最时髦的关键词。洪涛便说,想画一套科学题材的儿童漫画。两人一拍即合。

缘分的种子就这样种下。姜成安调研了两年,终于给洪涛出题了:“咱们画一画中国古代科学吧!”并明确了古代建筑、四大发明、古代科学家、古代医学家四大具体创作范围。

领了作业,洪涛找到和自己同为科普创作协会会员的同事——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朱抗:“咱俩合作创作连环画一直不错。这次,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作一套科学漫画,好不好?讲讲中国的古代科技。”朱抗点头称好。两人便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创作,从此开启了跑图书馆、泡博物馆的日常。

▲作者朱抗近影。

纵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却要用孩子看得进去的寥寥几个故事、短短不足万言讲明,做事认真的朱抗不知参考了多少相关资料,差不多花了两年的时间,才交出全部的文字脚本。陆续接到文字稿的洪涛,不禁为朱抗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所做的巧妙情节虚构击掌叫好:这些加进去的小故事,就像调味料,让整部书稿变得有滋有味。

正式开始动笔绘画了,洪涛才知道这是怎样一道难题:关于古代科技发明的描述,大多记录在文献上,鲜少绘图于古籍中,要将朱抗既旁征博引又大胆想象的文字转化为靠谱的图画,绝非信手便可拈来。此中不易,幸得同为画家的妻子冯聪英的大力支持——其中多幅作品靠她帮忙悉心上色,共同完成。前前后后差不多画了两三年,这部图文并茂的画给孩子看的中国古代科技读物,终于在年底全部完稿了。

▲作者洪涛、冯聪英近影。

福利来袭!

▲识别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ls/80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