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兰州理工大学竟然是这个康乐人创办的

年,光绪29年,一个漆黑漫长的夜晚。

兰州城隍庙,廊檐下,昏黄的煤油灯随风摇曳,忽明忽暗。

有个长袍短褂瓜皮帽的年轻人,正在温习金榜题名冲刺卷。

他叫牛载坤,17岁,来自康乐县八松庄,是一名穷秀才。

但是,贫穷并没有限制他的想象力。

端上金饭碗,迎娶俏佳人,登上人生巅峰,这是读书人的共同理想。

大清国摇摇欲坠,拉风了多年的科举制,眼看就要呜呼哀哉了。

他徒步上省城,住半个月屋檐,向甘肃文高等学堂发起冲锋。

知识能不能改变命运,就看剩下的这条羊肠小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牛载坤顺利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3年后,母亲去世,他没有及时归家守孝,被学校开除。

这下丢人丢大发了,哪还有脸去见家乡父老?

他背起行囊一路向西,投奔新疆的大哥牛秉坤。

走到酒泉没了钱,他掏出心爱的珍本《四书》,换了9两银子。

落脚乌鲁木齐,他在一家国学辅导班当老师讨生活。

是金子总会发光,命运再一次眷顾了他。

年,23岁的牛载坤,从新疆保送到京师大学堂测绘班。

一个西北深度贫困地区的青年,一下被扔进了时代漩涡。

少年骚动不安的心,被革命和变法的火炬点燃了。

当时的青年都生猛。除了抢座泡自习室,牛载坤还买了手枪偷偷练习。

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牛载坤萌发了一个念头: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他和一帮同学,来到了南京、上海、无锡、苏州、南通。

南通师范、商务印书馆、大生纱厂……,他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一派勃勃生机,令人耳目一新,虎躯为之一振。

但是,回到落后的甘肃,我能做些什么呢?

真是老虎吃天爷,无处下口,牛载坤很迷茫。

在南通,他和比自己大33岁的教育家、实业家张謇成了好朋友。

他还结识了黄炎培、马相伯、蒋梦麟、史量才等一群社会名流。

张謇的一席话,牛载坤犹如一只睡着的兔,被人惊醒了。

这位朋友说:西部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应重视教育。

他从省外聘请教师和技工,从日本引进纺织机械,培养甘肃实用型技能人才。

两年后,传习所改称省立工业学校,他当了一年多的校长。

再后来,这所学校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兰州理工大学。

所以,说牛载坤是兰州理工大学的祖师爷,并不算标题党。

牛载坤学的是测绘,但他后来干的事,都跟专业没啥关系。

虽然有点不爽,但他还是和人合作撰写了《发展甘肃实业教育之规划》。

后来,他又专程跑到日本,学习羊种和羊毛的改良,并采办纺织机械。

《大公报》记者林竞采访牛载坤后,手动点赞,膜拜不已:甘肃艰苦卓绝之实行家。

?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玩个座右铭,牛八松也有。

他非常喜欢明朝大忠臣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牛爷不是光喊不练的口号党,他就是这么做的。

在甘肃织呢公司当副经理,本来坐得好好的,就等着升职加薪了。

可他看不惯这里的官僚作风和贪污盗窃,怒甩长袖,挂冠而去。

人怕出名猪怕壮,由于表现太抢眼,有人告他是个投机政客。

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在八松老家休假的牛载坤,被人五花大绑提到兰州。

在狱中,他依然风轻云淡、海阔天空,写出了《振兴甘肃毛业计划书》。

通过一群朋友奔走呼告,坐镇宁夏的西北王冯玉祥,同意释放牛载坤。

在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地方,谁有武器,谁就是扛把子。

就像前几天很火的昆山龙哥,一般人见了都要低头绕着走。

但是,牛载坤的脖子,比康乐的大黄牛还要犟:爷就不信这个邪。

年,国民军入甘,向牛载坤任副经理的甘肃省银行“借款”。

很明显,这是肉包子打狗的事,当然不能干。

他第一时间通知用户提款,把钱一夜之间给取光光。

没过一年,上面的鸭梨山大扛不住,他只好无奈辞职。

甘肃督军陆洪涛为了搞钱,想重开烟禁,并对异见人士每人赠送一万元。

但是,牛载坤和水梓拒绝接受。这让陆大帅睡得很不安稳,想派人清除路障。

二人紧急密商后,建议大帅慷慨解囊、捐资助学,曲线接受礼金并用于办学校,才算躲过一劫。

?

牛八松常常告诫后代,并以此自律:做大事不做大官。

但是,很多事,不做官就只能干瞪眼,瞎白活。

年,不想当官的牛载坤,因缘际会,当了民勤县的县长。

他当县长,远没有马邦德那么风光,吃着火锅唱着歌,还有洋酒喝。

民勤在沙漠的边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百姓也很穷。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办学校、修马路、兴水利、搞绿化,大力推广毛纺织业,还亲自示范接种牛痘,防治天花。

这个县长不太冷!民勤百姓,从8岁到80岁,都喜欢上了“牛爷”。

第二年春耕时节,当地军阀来派差,要大车两,民夫数百人。

牛爷一听,很不乐意:要车要人没有,我这辆马车,爱要拿去。

于是,牛爷就被通知到团部“喝茶”,这是鸿门宴的节奏啊。

牛爷的牛脾气又上来了。

他走到广场人多处,摘帽往地下一撂:乡亲们,没有上级指令,派车派人,我决不答应!请你们知道真相。

愤怒的群众起了漫水,很可能引发激烈冲突,来拿人的官兵灰溜溜地跑了。

这下,可把驻守河西的马步青给惹毛了:做人不要太牛逼。

年6月,牛爷要进省城作述职报告,还要去老家康乐安葬父亲。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谁能料到,死神来了。

很奇怪的原因,他在武威买不到汽车票,只能雇马车回兰州。

6月5日凌晨,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一行人途径皋兰县哈家咀,“砰、砰”的枪声,撕破了浓烈的夜。

牛爷倒在了血泊里,饮弹四发,惨不忍睹。

牛爷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给老人家烧几张纸钱,填几块坟土。

这一年,是牛八松的本命年,离48岁生日20天。

遗体运到兰州,主政甘肃的邓宝珊将军叹息道:“牛先生太迂了,忠厚有余,而应变不足。”

人们送的挽联中,有这样一句话:“廉吏可为不可为”。

消息传到民勤,悲伤逆流成河,风吹沙,纷纷从天上落下。

人们在牛爷“抗马掷冠”处,修了一座牌坊,写上“甘棠遗爱”。

年、年,牛载坤先生塑像,分别在康乐县八松小学、兰州理工大学落成。

这是他最初的梦想所在,也是最得意的两个孩子。

民国大佬于右任,给牛载坤写过一副对联:日月无偏照,风云入壮怀。

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特别好,特别贴切。

小时候的牛载坤,跑过药水峡,站在松鸣岩,看日出云海,听松涛阵阵。

飞过天空的鹞子,时而盘旋,时而俯冲,像一个大英雄。

少年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但是,他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来源:旦读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ls/6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