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传递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想必大家都没有忘记许巍在歌曲中撕心裂肺的唱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很有深度的一句歌词,让人久久回味。巧的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骆宾王就是这样一个拥有诗和远方的人,但这个人一辈子都是生活在诗和远方里,而在我看来就是自恃清高罢了。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大才子,骆宾王算是他们四个里面寿命最长的一个,活了四十七岁,放在今天,才是刚刚享福的年纪。但我想骆宾王已经很知足了,因为对于他来说,自己的梦想已经开始一点点的被时间所消蚀,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的人,只留下一副躯体,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他生命最后的那几年,可谓是让人刮目相看。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骆宾王的诗和远方。我们先看看骆宾王这个人。骆宾王的父亲曾经是今天的山东省博兴县县令,这个县城不是很富有,但山高皇帝远的,约束也相对较少。所以,骆宾王从小生活很富足,不愁吃不愁穿,父亲对他更是谆谆教诲,手把手教学,所以在当地他从小就比同龄人聪明懂事,而且我们今天每个人背的第一首古诗”鹅鹅鹅”就是骆宾王在七岁时所作,所以他很小就被当作神童。也许从小被供养在神坛上,所以骆宾王成年后对很多事表现的都特别不在意,很清高,脾气执拗,觉得世界是以他为中心的。直到成年后,他在李元庆的府里当差,李元庆在当时是很有地位的达官显贵,能够得到李元庆的提拔是很多人引以为傲的事。在看我们的主人公骆宾王,在李元庆的家里一呆就是三年,坐了整整三年的冷板凳,李元庆对他不闻不问,估计是忘了有他这个人,而在骆宾王看来,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都会被人喜欢,所以他从来不去推销自己,以推销自己为耻。后来有一次李元庆叫他写一篇文章,看看骆宾王这个文化水平怎么样,你们猜骆宾王怎么看这件事的,他觉得这是李元庆在鄙视自己,自己坐了三年的冷板凳现在叫自己写文章是什么意思。所以,骆宾王在这篇文章里,把李元庆骂的那叫一个狗血喷头,骆宾王把他压抑了三年的情绪全发泄给李元庆了。李元庆看后,形容他当时的心情我估计只能是欲哭无泪了。给你吃喝,给你住,衣食住行全包了,到头来还说李元庆欺君罔上,是个败家子,伪君子等等,李元庆能不心凉吗?对骆宾王来说,李元庆就是他的衣食父母,对自己的父母都这样,而且连当时自己的处境,现实他都没有分清楚,这样的神童真的是不敢恭维啊。直到三十岁,骆宾王还是一事无成,同样是诗人,王安石也执拗,也偏激极端,但王安石这个人比他会来事,说白了就是王安石不清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目标是在哪里。而骆宾王缺少的就是这一点,待人接物连最起码的礼貌都没有,就算文采再好,也没有用啊。但岁月就像一个磨刀石,刀子越来越锋利,石头却越来越少,没有一点棱角,骆宾王就像是这块磨刀石,所以他开始和各地的州县长官联系,去推销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唐高宗李治出游中,就看到了骆宾王写的诗,李治非常喜欢,就赏给骆宾王一个小官。当然,凭借骆宾王的才能,没几年就升到了御史大夫,进去朝廷议政。但朝廷这么大一个染缸,而骆宾王还是一个白纸,根本就受不了这种尔虞我诈的氛围,当然,骆宾王对看不惯的事,看不惯的人就要上书举报,慢慢的得罪了一大批朝廷官员,在这些人的努力排挤下,授以他贪污罪名,所以骆宾王还是如愿以偿的被发配到边远县城当师爷。一生清高的骆宾王怎么能受得了这样,没几天就弃官逃跑,这也像骆宾王的风格。后来武则天继位,按理说这个时候就没骆宾王什么事了,乖乖待在深山老林里过自己的逍遥自在生活就行了,他偏不,出山帮助徐敬业去了,徐敬业是谁,简单点说就是反对武则天的一股武装力量,实际不容小觑。而骆宾王不光参加到徐敬业的部队里,还帮助徐敬业写了一篇长长的檄文,在文章里,把武则天骂的很多人都敢看,武则天看了也是大发雷霆,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看后很平静,没当回事,但后来骆宾王竟然抓住百姓的心里,说是要光复唐朝,武则天这才下令抓他。至于徐敬业,没过多久就被武则天收拾了。而骆宾王也不知所踪,后人对他的评价都各有千秋,但总的来说,骆宾王身上的很多优秀品质也是值得我们当代人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