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脑中风后吞咽障碍照护的全方位讨论清

北京什么医院专治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本文为清华大学老年卫生评估项目组(intrRAI中国团队),8月19日举行的第四期线上清华照护案例讨论的全程实录。intrRAI中国团队举办此系列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个案讨论,分享大家的照护经验,以取长补短;并通过专业人士的点评,增加循证医学证据,以期提高照护评估、管理水平。

主持人:

潘卫,医院医疗部主管,副主任医师(以下简称P)

参与讨论者:

清华老年照护案例讨论群群友(以下依据所讨论问题,把参与者回应观点列为1.1,1.2........)

个案概述:

董奶奶,女,72岁,于年06月14医院。1月前患者晨起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站立行走,医院就诊,头颅CT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门诊拟“脑梗塞”收治入院,入院后予以保守治疗,患者病情未见好转,意识逐渐模糊,医院继续住院治疗,病程中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血压下降,呼之不应,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17天后患者病情逐渐平稳,予以拔除气管插管,遗留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患者目前存在:理解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鼻饲饮食,小便需要放置尿管导尿,大便不自知。

拟讨论问题如下:

问题1:如果您是她的主管医生或护士,能否给予董奶奶正常的饮食?

问题2:吞咽困难怎样评价?

问题3:如何解决或减缓此类情况?

问题4:怎样管理董奶奶的大小便?如何护理才能减轻此类症状?

问题5:如何预防废用肌萎缩?应如何采取措施?

(讨论开始)

1.1:我感觉这个案例应该属于急性病后的评估,即postacutcar。这个案例的患者病情偏重,看过之后感觉是很难的案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请问主持人,您接诊这个患者的时候,家属期望值怎样呢?

P:家属的期望值是可以进食及简单交流。

1.2:我提个问题,如何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尿道感染?

1.1:吞咽困难引起的误吸,是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能够通过评估和干预积极预防,最好不过了,不过目前在临床上这个很欠缺。

P:早期让患者坐起来,翻身拍背。

1.3:应有雾化吸入辅助排痰。

P:

通过改变食物的性状来改善患者进食:食物的性状包括液体-糖浆-布丁状,与稠度有关(编者按:关于食物稠度,请留意文章最后的补充资料)。根据患者的敏感性来决定,尽早拔出胃管。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管理非常重要。关系到患者的饮食安全和营养摄取。吞咽障碍发生率为10-16%。但吞咽患者的评估后,进食管理执行率为80%。

通过患者的体位来改善患者的进食:最好定时、定量,能坐起来不要躺着,能在餐桌上不要在床边进食。对于不能坐位的患者,一般至少躯干30°仰卧、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喂食者位于患者健侧(编者按:健侧是一种医学术语,是相对于“患侧”而言的,不是具体指某个部位。是指对称的结构,比如左肺有问题,左肺就叫患侧肺脏,右肺就叫健侧。右手有问题,就叫患侧,左手就是健侧)。该体位可利用重力使食物易于摄入和吞咽;颈部前屈可使颈前肌群放松,有利于吞咽,防止误吸。这也可以有效预防患者的肺部感染;

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进食。

1.1:我们怎样判断这个患者需要哪种类型的食物呢?

P:

柔软、密度及性状均一;

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

易于咀嚼,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

不易在粘膜上滞留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饮食习惯进行选择,兼顾食物的色、香、味等。(编者按:关于食物稠度,请留意文章最后的补充资料)

1.2:目前鼻饲,主要是流质。改变食物性状作用不大吧?

P:

食物的性状包括液体-糖浆-布丁状,与稠度有关。根据患者的敏感性来决定,尽早拔出胃管。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管理非常重要。关系到患者的饮食安全和营养摄取。吞咽障碍发生率为10-16%。但吞咽患者评估后,进食管理执行率为80%。

康复训练食团在口中位置:进食时,应把食物放在口腔最能感觉食物的位置,且能最适宜促进食物在口腔中保持及输送。最好把食物放在健侧舌后部或健侧颊部,这样有利于食物的吞咽。也适合面舌肌肉力量弱的患者。

1.1:很多家属都不能接受管饲,临床上我们也很难在床旁看护每一餐,有时侯真的是很头痛的事情。一直在想,如果有个吞咽训练的康复师一起协助就更好了。

1.4:间歇性口腔插管进食为好。

1.1:你的意思是间断插拔胃管吗?这个很难让人接受?

1.4:现在这种进食推进很快的。

P:

很好的方法。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进食时提醒以促进患者的吞咽,帮助患者减少吸入的危险,主要有以下数方法:

语言示意:例如照顾者在患者边进食边说“吞”提醒患者;

手势示意:例如照顾者指着自己的嘴唇,以提醒患者在吞咽期保持嘴唇闭紧;

身体姿势示意(physicalcus):例如使用下巴和头的支撑器,以提醒患者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文字示意:利用文字给患者和照顾者提供不断的提醒注意预防并发症;

食物的味道和温度示意:冷觉可刺激触发吞咽反射,而热的液体可提醒患者慢慢吸吮液体;

进食环境:为促进吞咽和防止误吸,要求环境安静避免分心。吞咽动作过程中,勿言语和动作干扰;

进食前后清洁口腔、排痰。

1.5:我们有专用的预防肺部感染的骑跨椅,非常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加上其他康复训练,很快可以拔胃管。

P:我们是先评估患者的吞咽情况后,再来决定患者是否可以拔出胃管。

1.5:我们还配合起立床训练。

P:是的,这个病人当时也有体位性低血压,我们在电动起立床上慢慢调整起立的度数。

1.6:我想就第五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对抗肌肉萎缩,需要运动康复。从轻、小幅度、缓慢的动作开始,循序渐进。同时也要做肌肉按摩。

P:病人的肌肉萎缩问题,需要我们一开始就要重视,强调的是被动加主动为主。?您强调的循序渐进特别好。

1.1:如果患者很虚弱,怎样制定活动强度呢?

1.7:患者很虚弱的话,可以试试在床上进行抗阻力练习。

1.6: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观察患者的心率和呼吸,判断患者的耐受程度。

P:先是患侧床边的被动关节活动,加强健侧的主动活动。

1.6:这位奶奶,应该先从床上被动加主动开始。

P:是的,由健侧来带动患侧来完成翻身转移,把轮椅放置在患者的健侧,让患者的健侧先支撑,治疗师辅助转身。加强健侧和患侧的互动。

1.6:可以利用徳式骨科康复床上的架子。每天定时定量,量随着锻炼的时间增长,可以逐步增加。躺在床上希望可以做康复运动。

1.2:(之前提到骑跨椅)感觉坐在这骑跨椅病人不好受吧,感觉目前讨论的老人不能耐受。

1.1:是不是只有能坐起来的患者,才有可能(在骑跨椅上)这样训练?不能坐的怎么办?

1.3:这个不是全部病人都有条件。

1.6:应该坐起来不难。在家里好像更容易实现。

1.1:国内已经有了,只是稀缺。

1.8:我在澳洲的神经外科工作时,有很多这样的病人,每天是有语言职业疗法师(spchoccupationalthrapist)和康复师来病房介入治疗的,这个在国内病房好像不太常见。他们都会先指导病人从吞咽果冻状食物开始,然后慢慢开始(指导病人进食)一种像酸奶一样的物质。

P:现在有食物增稠剂。

1.8:皮肤方面护理,我感觉澳洲做的很到位,每天早上都要给病人洗澡,有那种气垫床,有的是防止压疮,还有专为矫正病人腿型的楔形垫子。

1.2:国内没有这么多护理人员协助每天洗澡。

1.3:我们是老年病区,都是失能老人,戴各种管道,都是病情很重。

1.8:国内总是提倡整体护理,可是配比达不到,实际工作中都是混在一起的。

P:现在我们的病人可以完全正常进食,可以在护工辅助下,完成在床上到轮椅的转移。

1.1:神奇的效果,能具体讲讲一共花了多少时间,分几个阶段吗?

P:我们一周先是鼻饲管和布丁制酸奶的间歇性进食,到糊状食物,一周后拔出胃管,进食糊状食物。在这期间,严禁进水,因为我们根据洼田饮水实验,病人为重度吞咽障碍。(编者按:洼田饮水试验,是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评定吞咽障碍的实验方法。)

1.1:我觉得能够在一周之内拔出胃管,还是很神奇的,不知其他机构的同仁们有怎样的经验?

1.3:我们每天用沐浴床洗澡以及排痰机排痰。

1.9:排痰机是那种震动型的吗?

1.3:是的。

P:只准进食糊状食物,进水时给予增稠剂,在加强吞咽的同时,给予运动治疗;电动起立床,40°开始,先纠正体位性低血压,然后在电动起立床上给予骨盆固定。

1.1:请问主持人,水的管理怎样进行?因为都加了增稠剂,会有腹泻增加的情况吗?骨盆固定是什么意思?

P:增稠剂与腹泻没有关系,不会腹泻,也不会便秘。

1.1:也就是说增稠剂不会影响食物的渗透压(编者按:渗透压是溶液中的溶质,所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P:只是一个增稠剂,配料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脂,不会增加渗透性。

1.1:一般每天可以给多少增稠剂呢?

1.8:我有见过病人用,他们就是自己看着加的,调成自己适合的浓度就好。

P:每天增稠剂的量主要看进水量,增稠剂也可以自己做,根据病人呛咳情况,来决定粘稠度。

P:电动起立床有牵引带,固定骨盆只是牵引带固定,固定后让健侧抬起,患侧负重,被动增加患侧的肌肉收缩,来预防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而且可以通过静力性收缩来增加肌力。

1.6:在家做的帮助康复的吊架,马镫状的抓手,可以帮助患者自主康复运动和移动身体。

1.3:我认为最好用的是骑跨椅。

1.9:老年人的口腔问题是否和吞咽也相关?

P:是的。

1.6:口腔问题和吞咽困难有关系,这位奶奶的吞咽问题和血栓后神经损伤有关。

1.9:那么有不同口腔问题的老年人在这个方面要注意什么?

P:

口面部功能的评估:

观察患者的口腔及面部肌肉的运动,力量及控制能力。要求患者做闭唇,伸舌的动作以判断其控制能力和协调性,使用吞咽困难评估量表;

可以看患者吞咽唾液的能力和吞水力能试验,或者看患者吃一口食物到咽下去的时间,观察患者口腔残留食物的多少;

吞咽出现停顿感,即使一过性感觉(编者按:“一过性”是指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出现,往往有明显的诱因,如发生在进食某种食物、服用某种药物、接受某种临床治疗或其他对身体造成影响的因素之后),也提示食管功能障碍。

1.6:义齿和缺失缺损的牙齿都会影响吞咽功能。

P:这个案例的病人观察是有舌不过齿。评估病人的舌头活动,能否伸出过齿和上抬及左右活动,如果不能,则要专业训练,因为舌在食物的口咽期起到搅拌机的作用。

1.10:在筛查吞咽障碍时这个工具,可以考虑作为初筛工具,也可以提醒老年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jg/10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