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际发明展,乐余中心小学汤炜珉凭

汤炜珉在进行发明创作。徐卫星摄

□见习记者游 优

他人小鬼大,善于从生活细微处发掘创造灵感;他敢想敢做,用行动把奇思妙想变成现实……他是汤炜珉,一名就读于乐余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但若不经科技辅导老师徐卫星介绍,记者很难想象面前瘦小、害羞的汤炜珉竟然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国际发明展上爆发出了大能量——他凭借自己发明的“简易拾球器”获得了金奖。说起他的发明,这个充满稚气的10岁男孩马上“变成”了一个小大人,他甩开初见时的腼腆,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起了自己的“科学梦”。

从生活细微处找创意

汤炜珉对科技发明的兴趣已远远超过了一般同学,他也因此有着不同于别人的细心。虽然喜欢钻研、热爱发明,但汤炜珉在学习生活中并不“偏科”。他跟别的同龄孩子一样,也喜欢玩玩具车,还加入了学校的乒乓球队,成了队中的主力队员。“我所有科技发明的想法都是在生活中受到的启发。”汤炜珉表示,这次获奖的小发明“简易拾球器”也完全是生活的灵感。

学校每天都有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汤炜珉会利用这个时间段练习乒乓球。活动结束后,场地上往往滚满了小小的乒乓球,弯腰去捡费时又费力。这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小细节一下子引起了汤炜珉的注意,怎样才能不弯腰把乒乓球捡起来呢?汤炜珉陷入了深思。

一次,汤炜珉在喝瓶装矿泉水时,偶然发现瓶子的韧性和弹性都很好,瓶底的直径也和乒乓球差不多。“能不能用它做一个拾球器呢?”有了想法,汤炜珉马上行动起来。他用剪刀在瓶底挖了一个小洞,沿着小洞的边缘把瓶底剪开,并在瓶子的侧面剪出了一个可拿取乒乓球的“窗口”,最后,他用胶带把一根长木棍和“处理”好的瓶子连接在一起。就这样,一个拾球器初步完成了。

“他把独立制作完成的拾球器拿到我面前时,我既吃惊又欣慰。”徐卫星表示,拾球器雏形已基本具备了方便拾取乒乓球的功能。看似成功了,但汤炜珉并不满意:“瓶身只能容纳两三个乒乓球,而且木棍易损坏,能不能用一根比较坚固、口径和瓶底差不多大小的中通管来代替木棍呢?”汤炜珉的想法得到了徐卫星的赞同,经过多次实验,最终他们选择用PVC水管作为替代品。

虽然只是一个废旧矿泉水瓶和一截普通的水管,却凝聚了汤炜珉近1年的心血。他也凭借这一发明,一举拿下了第八届国际发明展金奖,并获得了众多科技公司的青睐。但汤炜珉仍不满足,他认为这个发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金点子”背后的“打气筒”

汤炜珉的小发明能获得金奖并非一日之功。这个酷爱动手动脑的男孩,从拆卸第一辆玩具车开始,就与科技发明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个“缘分”能维持至今,与他父母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他们觉得科技发明对开发我的思维有很大益处,也经常鼓励我奇思妙想、做感兴趣的事。”汤炜珉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有点“拼”——在汤炜珉加入乒乓球队后,他们把客厅改造成了一个小型乒乓球馆;在汤炜珉加入科技模型兴趣小组后,他们又开始研究益智魔方和九连环;汤炜珉在设计小发明时,他们四处寻找合适的材料……

汤炜珉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像许多“小发明家”的父母一样,他们一开始并不约束汤炜珉的古怪想法。“在他4岁时,我就发现他很有动手能力。”汤炜珉的爸爸汤鹏说,当时汤炜珉因十分好奇玩具车的构造,便把小车拆卸开来,最后却无法将它还原。汤鹏没有责怪汤炜珉的“破坏性”举动,反而从二手市场买来了废旧的电器,鼓励他继续拆卸,和他一起弄清楚电器设备的奥秘。这些被拆卸的电器最后是否被装好,汤炜珉已记不得了,但从此他就开始对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汤炜珉6岁那年,汤鹏又添了把“火”——他购置了初、高中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教具,手把手地带汤炜珉做起了实验。不久,汤炜珉就可以独立制作电子线路了。今年,汤炜珉又在爸爸的启发下写下了“无线双楼道开关”和“敲门即响的无按键门铃”的创意发明方案,虽然现在他还不能把这两个设想付诸于实践,但也获得了众多企业的赏识,分别在第八届国际发明展上获得了银奖和铜奖。

“如果孩子的想法是好的,父母就应该尽全力协助孩子实现。”汤鹏说。徐卫星对汤鹏的做法深感赞同,他认为孩子观察生活的能力比大人要细致,发现的问题也多,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创意、发明的过程,“所以当孩子告诉家长他的想法时,家长不应轻易地否定,而应适当加以引导并给予支持。”徐卫星认为,汤炜珉的“有想法”,正是他父母培养出来的结果。

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花朵要开得好,除了要有园丁的悉心浇灌外,还要有成长的土壤。对于汤炜珉来说,乐余中心小学就是给予他充分养料的优质土壤。

年,汤炜珉全家搬往市区,汤鹏也被调往市区工作,为了接送方便,汤鹏曾考虑让汤炜珉转学。一向乖巧听话的汤炜珉这次反应很激烈,他拒绝转学,并连夜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理由——乐余中心小学为他的发明之路提供了最充分的条件。首先,学校综合实践的核心内容就是创新,平时有很多创新科学活动,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科技发明。其次,自信是创新意识的来源,学校有很多让他展示自己的平台,多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最后,学校老师也很注重培养他的创新意识,经常鼓励他,让他既能好好学习,又能发展兴趣爱好。

看着这三条有理有据的“不转学理由”,汤鹏选择尊重汤炜珉的意愿,而通过多年接触,他也深知乐余中心小学虽然是所乡镇学校,但在科技创新这方面一点也不比市区学校差。学校的科技团队是在校长祁仁东的全力支持下、由徐卫星一手组建的,至今已有8年的发展历史,在这8年间,学校已有余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模型竞赛中获奖;近3年间,还有8项学生作品、1项教师作品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名学生在年澳门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这些闪亮的数据都是最好的证明。

教过这么多学生,让徐卫星引以为傲的还是汤炜珉。“他是第一个主动要求加入科技模型兴趣小组的学生,做事专注,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很强。”谈起自己的“得意门生”,徐卫星颇感自豪,“他有很多创意是我怎么想也想不到的。身为老师,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为他创造腾飞的跑道。”现在学校里的科技创新氛围非常浓郁,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乐意让孩子参加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

一位年仅10岁的少年获得发明金奖,人们在惊叹之余,更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cp/9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