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图新看山海关黄大发老胡同一把蒲扇

专科治疗白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闷热的三伏天似乎空气都能拧出水来

恨不得空调电扇对着开

一刻也不要暴露在没有冷气的大街上

突然想起

过去那没有空调的夏天

天津也安然度过了

你看这张老照片

艳阳高照下的河北大街人来人往

当年的生活情景

也突然蹦跶到了脑海中

仔细想想故事好像还都不简单

我说说你听听

……

咕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这一大口下去

先是冰得过瘾

然后居然是“辣辣的”爽

最后是甜的滋味

然后心满意足地打它个“嗝儿”

这心里的暑气儿

都被这一大口的

“山海关”汽水给冲走了

大铝盆大冰块

怎么记忆中卖汽水的

都是这些个漂亮的小姐姐呢

小时候可没想过

为嘛天津生产的汽水

不叫鼓楼汽水海河汽水天津汽水

要叫“山海关”呢

年英商麦沙斯等人

在天津投资建厂生产汽水取名“万国汽水公司”

生产用水全部选择山海关石河水库之水

年天津工厂搬迁到山海关地区

公司改名为“山海关汽水股份有限公司”

和平路滨江道和华中路交口处

当年著名的惠中大饭店

悬挂着“山海关汽水厂”的广告大招牌

当年一边喝着小伙伴请客的汽水

一边吹牛

“我以后把‘山海关’汽水厂买下来

你们随便喝……”

山海关可不只一个“口味”

你都尝过吗

入伏以来几乎周周有雨

看天气预报这周没嘛事了

下周还有连着三天的雨

当年上下班还骑着自行车呢

可也没怕过路上有积水

为嘛——

有它——

黄大发

因为便宜还“肚量大”

当时大家都会互相扫听

“你打大发时

最多装了几个人?”

7个?

好么

你没算自行车吧?

我最多一回哎

11个

还有辆自行车

……

“警察没逮你们啊

太危险了”

“就那一回,再没有过。”

首批47辆大发出租车是年购进的

年开始成为天津市出租车市场主打车型

大发迅速占领全国市场

曾一度和夏利一起成为天津的代名词

从每公里7角钱到每公里1块钱

到后来的5元4公里起步(超出后每公里1元3角钱)

再到8元4公里起步(超出后每公里1元3角钱)

老百姓消费得起了

出租车真正走进了百姓的生活

那时司机师傅真是倍儿好

帮着搬东西

“我家用它拉过柜子、电视、洗衣机,

恨不得给你拉吨煤……”

只要有的玩

小朋友永远是一种

不怕冷不怕热的奇特生物

划船去去坐大鱼

广场桥检阅台旁的海河上

这只鱼到底是什么来着

鲸鱼?鲨鱼?

反正应该不是二他爸爸的咸带鱼吧

都是“戏水”

还留下了这么一张长大后

不忍直视的照片

妈妈——

哪吒哥哥在陈塘庄闹海

不是在热带椰子林降魔啊

介是哪个公园来着

是有大象和长脖鹿滑梯的北宁公园吗

年建成的天津乐园

在孩子们的眼里

是市里最好玩的地方

后来小青年也爱去

就爱看小对象一害怕就往怀里钻

狭窄的“过道”

凳子倒着放一旁

上面架着切菜板

摆满吃的卤味和酒

是亲哥俩或邻居哥们儿

坐在马扎上大快朵颐

这就是夏日胡同生活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天津多次修垫

马路仍然高于胡同

胡同高于院落

被称为“三级跳坑”

这是年的南开区广开中街纯善里

回想胡同生活

也有各种烦恼

可就在纳凉时

似乎人人都会心一笑

日子

还得继续过呢

再放几张夏日天津

还对这些道路

这些场景有印象吗

南市附近和平路上鼎章照相馆

几代人的人生大事照片都在这里留影

这是官银号市场

科学会堂和远处的渤海大楼

“老”起士林和无轨电车

这些照片中有您熟悉的人和事吗

欢迎留言说说当年的故事

最好附上联系方式哦

也许会有“专辑”

晒晒您的老照片故事

图片选自网络

部分图片选自红枫轩主的博客

_meishi长按或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cp/8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