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春茶每斤超过90元
3月21日,天气从湿冷开始渐渐转晴,景宁县九龙乡大顺村的村民们,又都出来忙活上了,一头扎进茶山里。
高空俯视,一垄垄翠绿的茶树在薄雾萦绕、空气清新的山间看着喜人。“大顺茶园主要种植白茶。家家户户种茶,60%以上农户收入来自茶叶,每斤茶叶在50元左右,最新一批春茶能卖到90多一斤,平均一年的收入在20万元以上。”该村党支部书记林志忠算着这笔账,50多万成本投入,亩早茶基地,每年都能为村民换来稳稳当当的收入,然而这仅仅只是早茶的效益。
▲该村靠白茶每年增收20万元
大顺村离九龙乡政府7.5公里,在滩坑电站移民后由原来大顺乡的桂根、大顺、炉西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顺村依山傍水,因优美的库区环境带来美丽经济,同时促进了村民增收。
如何九龙的环境特色,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该乡党委书记徐卫东认为,大顺村最典型,有独一无二的自然优势。用两个字那就是“精准”,在这上头下功夫。
▲茶园边紧挨着千峡湖
大顺村自然资源丰富,种植早茶前景可观,带给村民的收益是最显著的。边上紧挨千峡湖,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农旅融合特色村庄也是大有可为。“我们在种植早茶时选种白茶,是根据大顺村实际情况考察选定的。
这里海拔低,日照充足,都是黄壤土,非常适合白茶生长。”种植户林廷礼说道。油茶具有很高的价值功效,因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以及其独特的药效性,对于大顺村的经济增收很有吸引力,以及白茶带来的文化能提升乡村绿色发展带来的旅游效应,加快城乡融合的步伐。
单靠种植早茶还不够,大顺村还在继续尝试,根据对土壤环境考量,又种植板栗亩,杨梅亩,年人均收入可增加元。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点击阅读原文看后续报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