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术语
1.1空化(汽蚀):
序号
GB-86
现用
GB/T-
英文
推荐
1
汽蚀
气蚀
空化
Cavitation
空化
2
气蚀损坏
空蚀
CavitationErosion
空蚀
3
汽泡
气泡,空泡,汽泡
气泡
VaporBubbles
空泡
1.1关于汽蚀余量(netpositivesuctionhead=NPSH),仍推荐下列名词术语:
序号
GB/T-
GB/T-
GB/T-
GB-86
1
现用
有效空汽蚀余量
可用汽蚀余量
有效汽蚀余量
netpositivesuctionheadavailable
availableNPSH
available(NPSH)
NPSHA
(NPSH)a
推荐
有效汽蚀余量
AvailableNPSH
NPSHA
2
现用
必需汽蚀余量
RequiredNPSH
netpositivesuctionheadrequired
equiredNPSH
required(NPSH)
NPSHR
NPSHR
(NPSH)r
推荐
RequiredNPSH
NPSHR
3
现用
临界汽蚀余量
临界汽蚀余量
critical(NPSH)
NPSH3,NPSH3≤NPSHR
NPSHc
推荐
临界汽蚀余量;critical(NPSH);NPSHc
NPSH3;NPSH3=NPSHc;NPSH3≤NPSHR
1.2与吸程相对应的术语,见下表:
项目
GB/T-
推荐采用
备注
中文
灌注头
倒灌高度
倒灌高度
英文
Staticsuctionhead
习惯使用的术语
相对应的英文术语
与其它参数之间的关系
吸程=安装高度,吸上高度
Suctionlift
吸程+吸入管道的阻力=吸上真空度-吸入速度头
3对同一台泵,转速对吸程的影响如下表:
泵转速变化
泵临界汽蚀余量变化
泵吸程变化
升高
增大
降低
降低
减小
升高
4长沙三昌泵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经过数十年的观察和分析,提出如下假说(蔡氏猜想):
4.1关于空化和空蚀
4.1.1目前国内的教科书、专著以及欧洲、北美对空蚀产生的机理基本上是这样说的:空泡随液流至高压区,在高压区溃灭,产生空化噪声,同时产生空蚀。
这一理论甚至已经被应用于我国的国防科技研究项目。但这一理论不能解释在离心泵吸入室、叶轮叶片背面压力最低处出现的空蚀以及在铝质开水壶壶底、电热开水壶的电热管的表面出现的空蚀。
基于下述理由,我们提出关于空化和空蚀的新的机理(下称“假说1”):空泡在低压区的生成是爆炸式的,因而产生“特有的”空化噪声和振动,并在空泡生成处产生空蚀。空化噪声和空蚀的强度由“汽态和液态的体积比VV/VL”)”决定,VV/VL越大,空化噪声和空蚀的强度也越大。
这一假说能圆满地解释离心泵吸入室出现的空蚀、叶轮叶片背面压力最低处出现的空蚀(请参看图1和图2)以及铝质开水壶底、电热开水壶的电热管的表面出现的空蚀,以及舰船螺旋桨梢涡空化导致的空蚀。
图1叶轮叶片背面靠近吸入边的空泡(白色部分)
图2双吸中开泵叶轮叶片吸入边的空蚀(已拆去泵盖)
《离心泵流体力学》,西安交通大学吴达人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第页也说明“(在低压区)液体开始急剧蒸发,并形成汽泡。”]。这个观点支持上述假说。
《化工原理》上册(第二版),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鸣斋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页所述的“暴沸”也间接支持上述假说。
长沙三昌泵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双吸中开泵的吸入室观察到明显的空蚀现象。另外,离心泵叶轮的空蚀也发生在“通常是叶轮叶片(背面)进口稍后的某处”,这一部位也正是叶轮内压力最低的地方。
关于“假说1”,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国内泵行业某名企生产的泵,质量一直不错。但其技术人员在其用户—国内某钢厂的循环水站内观察到所使用的双吸中开泵的吸入室表面出现了蜂窝状的损坏。虽然看着有明显的空蚀特征,但受限于“空蚀只出现在高压区”的固有思维,反复在腐蚀和铸造缺陷中去找原因,迟迟不能回复用户的询问,也影响到问题的尽快解决,给用户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4.1.2关于超空化(超汽蚀,SuperCavitation)不发生空蚀的机理,目前公认的是:超空化是因为空泡破裂在被保护体之后,所以超空化物体得以免于空蚀。
我们提出关于超空化不空蚀的新的机理(下称“假说2”):在空泡达到足够数量时,空泡周围几乎都是空泡,生成的空泡受到外部的压力小(周围空泡的密度小,相当于“汽态和液态的体积比VV/VL”小),所以空泡生成时其内部的压力也较空泡较少时小,因而产生的噪声及振动也小,相应地产生的空蚀作用也小。
据资料介绍,超汽蚀轴流泵已投入实用,按之前的理论,导叶体的空蚀应该很严重,但实际中并未见到这方面的报道;超空化诱导轮也已采用,按之前的理论,后面叶轮的空蚀应该很严重,但实际中并未见到这方面的消息。这也间接说明之前关于空蚀的机理有问题。
《离心泵流体力学》第页介绍,“60年代,在英国的化工流程泵中则首次实现了超汽蚀泵。”按之前的理论,后面泵体的空蚀应该很严重。但实际中并未见到这方面的消息。这也间接说明之前关于空蚀的机理有问题。
4.1.3根据上述《化工原理》的论述,我们提出“采用控制表面粗糙度以减轻或避免空蚀的方法”(下称“假说3”):光滑的表面容易空蚀,粗糙的表面空蚀小或不空蚀。(本假说和“假说2”是相关联的。即粗糙的表面容易引起超空化,而超空化能保护表面免空蚀。)
4.1.4下面用“假说1”和“假说2”来解答问题:
4.1.4.1丁成伟教授在他的著作《离心泵与轴流泵原理与水力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第76、77页介绍的“振荡汽蚀试验装置”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根据经验,汽蚀对材料的侵蚀速度与振幅及频率有关,在一定范围内侵蚀速度随频率增加而增加,但超过此范围增加频率反而使侵蚀速度降低。”
“假说1”和“假说2”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频率增加,空泡增多,空化加强,空蚀自然加大。但频率再增加,就进入超空化状态,而超空化能减轻甚至避免空蚀。
4.1.4.2开水壶的水快烧开或已经烧开的时候,为什么噪声和振动反而小了。
“假说1”和“假说2”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开始沸腾时,为空化状态,所以噪声大;之后转入超空化状态,噪声随之变小。按照上述《化工原理》的论述,就是开始是核状沸腾,后转变成膜状沸腾。
4.1.4.2“在低压区补气能减缓甚至避免空蚀。”
“假说2”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补气量足够多时,就进入超空化状态。而超空化能减轻甚至避免空蚀。当然,补气能增加压力,也是减轻空化从而避免(或减缓)空蚀的一个因素。哪个是主要因素,有待实验证明。
4.1.4.3“在泵进口补气能减缓甚至避免空蚀。”
“假说1”和“假说2”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空泡生成时,旁边的空气泡起到气垫的作用,降低了空泡的内部压力,从而进入准超空化状态,噪声、振动和空蚀得以减轻。
4.2假说4:上述《化工原理》中所述的“大容积沸腾”(类似于用水壶烧开水时的沸腾现象),是空化与超空化的一种形式。
4.2.1空化发生必然伴随的几个特征:(1)在液体内有一小部分液体转变成蒸汽泡(空泡);(2)产生“特有的”噪声和振动;(3)有可能出现空蚀(如果空化作用时间或强度不够,或处于超空化状态,则不易出现空蚀。)。
因为上述《化工原理》中所述的“大容积沸腾”(类似于用水壶烧开水时的沸腾现象),同时具有上述3项特征,所以是空化和超空化的一种形式。
长沙三昌泵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曾经在铝质水壶的壶底观察到空蚀坑洞密布于壶底中央;在电热水壶的电热管的表面,也观察到很多小孔洞,这个是不是空蚀,有待泵业同仁继续观察和分析(本文作者倾向于是空蚀)。
上述情况也说明,空蚀出现在空泡产生的地方。
空化产生的“特有的”噪声和振动也是我们判断泵内是否发生空化的重要的而且是最容易得到的依据。下述事例能充分说明这点:
上海某中型泵企派出新上任的售后服务部经理赴四川宜宾某化工公司处理中开泵振动大的问题。该经理有多年泵行业经验,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比较丰富的,曾在短时间内,成功找出某世行贷款项目兴建的某大型泵站流量逐渐减少的问题(该泵站存在这一问题数年,曾遍请各方专家会诊,皆没有找出原因。)。但该经理独缺空化实践,因而到达用户现场后,误以为泵振动是由于转子不平衡引起,采用将转子拆下做平衡的办法处理,自然没有及时解决问题。后在用户方技术人员的指点下才找到原因:是因为泵内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空化,引起振动并产生噪声。
其实空化噪声、振动与不平衡产生的振动、噪声,区别是明显的。
4.2.2《化工泵》第页“汽蚀发生过程中的液体蒸发(实际指的是沸腾)是所谓热力学过程”。所以反过来说,热力学过程中的液体沸腾,也就是流体工程中的空化过程。
4.2.3《离心泵流体力学》第页认为空化和沸腾不是同一种概念。但其理由是不充分的,并且人为地将同一自然现象按学科割裂开,更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这点从下述情况,就能得到充分的说明:上述《化工原理》第页上所述的过冷沸腾,实际上就是流体工程中常见的空化。而空化产生的机理,在流体工程中则是一种常识。但在该书中,对过冷沸腾是这样描述的:“过冷沸腾的机理复杂,至今尚未弄清。”
由此可见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5与化工原理上的相关术语对照:
序号
流体工程
化工原理
推荐统一术语
备注
1
空化
核状沸腾,过冷沸腾
空化
2
超空化
膜状沸腾,饱和沸腾
超空化
3
核子,汽蚀核子
汽化核心
核子
4
空泡
气泡
空泡
6某大型化工企业(下称用户)新上一套水力能量回收装置。水力回收涡轮机的进口压力为1.7MPa,出口压力为0.7MPa。介质主要成分是水,但内含部分CO2气体,温度为45℃。
6.1用户担心在压力从1.7MPa降低到0.7MPa的过程中,介质中含有的CO2气体会析出形成气泡,从而会使涡轮机产生空蚀。
6.2用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分散存在于水中的CO2气体和由于压力降低从而析出并汇集于一起形成较大气泡时的CO2气体,其密度比很小(相当于VV/VL很小),所以根据“假说1”,不会出现空蚀。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口碑较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