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小众回文诗读没读懂不知道,反正是迷糊

北京湿疹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

要说到诗词,很多人即使没有研究也能简单聊几句,哪怕是实在不感兴趣的人,也能吟上一句“床前明月光”。但是说到回文诗,就好比音乐中的交响乐,舞蹈中的古典舞,稍微小众了一点。

回文诗,也写作“爱情诗”“回环诗”。唐代上官仪说,“诗有八对”,其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这种措辞方法。

回文诗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回文的形式在晋代以后就很盛行,而且在多种文体中被采用。

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回文诗据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释义是:“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

名如其诗,回文诗就是正着回文诗这种需要技巧与脑力的体裁之所以没有一直很流行,大概是世人看着也是有点难理解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五首小众回文诗,巧的是四首都和苏轼苏东坡有关。

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在苏轼前往杭州赴任的途中,路过江苏镇江,因慕金山寺之名,前往游览。苏轼站在金山寺上,眼看那江潮雪浪,水天一色,顿觉心旷神怡,满腹诗情油然而起。

题金山寺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赏花

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

苏轼前去秦观家拜访,恰逢时值秦少游出门游玩,少游闻讯便写下这十四字寄给了苏轼。这要是换成别人早就大发雷霆,这秦观什么意思敷衍老师,但是苏轼哈哈一笑,解出了精妙: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不仅不必生气,还要感慨下秦观的诗才:如此有意思又精炼的诗句想必也就是秦观能写出来了。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这首词上片,情景交融,写闺中少女夏日的生活容貌。下片,以物传情,以闺中少女嘲笑郎君写醒后的怨思。此词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

妙的是每两句正着一句反着一句组成一整句诗。这样一首诗下来生动细致的描绘了春闺梦里人的思念。

题织锦图回文

春晚落花余碧草,夜凉低月半梧桐。

人随雁远边城暮,雨映疏帘绣阁空。

此诗不见回复文字,回文尚待读者倒读而成,这种回文诗属待回型。倒读则诗曰:

空阁绣帘疏映雨,暮城边远雁随人。

桐梧半月低凉夜,草碧余花落晚春。

倒着居然一点也不影响诗意,不管是境界还是意思都是相近的。

夫妻忆

宋朝人李禺写了一首丈夫寻妻的奇诗,妙就妙在正读是夫忆妻,而倒读则成了妻忆夫,所以诗名就叫做《夫妻忆》:

正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知心?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因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心知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与《题织锦图回文》相同,这首诗正着是夫忆妻,反着是妻忆夫。同样的思念之情站在两个人的角度写出来,里边的感情也是不同。

小众的回文诗,就好像小众的诗词音乐一样,诗词现在一直在被传承,诗词音乐也会如此。为生活添一份古风古韵,诗词生活还将继续更新关于诗词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资讯,搜索黄璐“中国诗词音乐”还将带给您更多诗词音乐相关讯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cp/11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