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根治皮肤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天地气化有五行,人亦有五行。五行只是自然现象,其中有利,亦有弊。我们修行,我们要健康,要长寿,就要磨砺自己的心性,去弊而存利。
我是木性人,本文以木性人为例来说明。
一、关于木《说文》曰:“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白虎通义》曰:“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春秋繁露》曰:“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狭义之木是指树木,而广义之木则可以引申为各种植物及木质材料等。《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木代表生机,木是从下往上长的,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木曰曲直”是指木具有生长、生发的特征,在生长过程中,木之年轮是一圈一圈的,而木从下向上长,其干与枝有曲有直之特征。正因为木有曲有直,才显得愈加华美,风雅而有个性。在五行中,木对应东方,代表春天。所谓春天的故事,都是因为有了木,才有了生机。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气象更新,生机盎然。五行之木对应五常之仁,对应人体的肝脏。
简单来说,木,对应于阳气的生发状态,属东方,代表春天。其精神为“仁”,即“上天有好生之德”。在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于人应怀仁慈之德,戒怒戒杀,以使万类生命生生不息。
二、木性人的形象特征从中医来分析,木曰曲直。所以,取类比象,木性人是偏长,偏高的。
就人体的形象而言,木性人往往面长瘦而露骨,上宽下窄,色偏青,身材细高,肩背耸直,脚步高压有声,语音直而短,齿音重,气度轩昂,生气时面带凶气,多现青色。
三、阴木与阳木的心理特征五行各分阴阳,阴面往往是负面的,而阳面则是正面的。我们修行或养生,就要趋吉避凶,努力向着阳面的特征努力,而尽量避免阴面的特征出现。
比如,木性亦分阳木和阴木,虽然其形象相同,但其气质清浊则随心性而变化。王凤仪老善人对于五行分析地非常透彻,他的观点值得我们学习。以下选自王凤仪老善人的思想。
一则,阴木的心理特征
阴木性情粗暴,出言撞人,好阴沉,因小失大,以私害公,以情悖理,性多偏激,执拗顽梗,高傲自大,不易接近。不服人,好毁谤,掘人隐私,好抗上,宁折不弯,不爱接受意见,做事不许人反驳,器量窄小,不耐激触,难成事功。在家庭多亏孝道。平生遇事多难,常不如意,因之怒气填胸,愈形乖戾。
阴木好怒,怒的表现为:
1.受人压制,到在忍无可忍的时候,竟气得浑身发抖,一旦暴发,便燃起怒火,甚至一试决斗,后悔莫及。
2.人之所为,违背己意,大发脾气。
3.见事不合理,出于气愤,打抱不平。
4.不满情感,发泄于外,有时火冒三丈,暴跳如雷,不考虑后果。
5.怒的特点: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往往干出无法挽回的蠢事。
乙为阴木。简单来说,阴木的人有以下特点:好抗上,不服人,宁折不屈,好说大话,多不孝,易生怒气,怒气伤肝。
阴木之人,往往肝气不舒,胸肋疼痛,肚腹膨胀,头迷眼花,两臂麻木,四肢无力,耳鸣牙痛以及中风等。这便是受阴木之害。
从中医来分析,怒与木相应,而作用于人体就是人的肝胆系统(也就是厥阴风木与少阳系统)。而怒导致的疾病也与肝胆等相关。阴木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肝郁气滞,肝郁火旺。肝气不疏畅,气郁则化火,化火则上攻于脑窍。神失所养,心不主神,诸患立生。
王凤仪老善人认为,要想愈病,必须拨阴反阳,化阴木为阳木,生出仁德、爱人爱物之心。
二则,阳木的心理特征
阳木即是真木,是木之本性,主仁德,正直有主意,有担当力,敢做敢当,好生恶杀,公而无私,心口如一。遇事不盲从,有定见。处事不谄谀,行为端正,能忍辱。所以先生说:“木是能立的”。常存悲天悯人之心,化俗救世之愿,舍己为人,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皆俱阳木之性。
阳木的核心是“仁”。仁者,人也,它体现了天地的好生之德,有生生不息之意。
甲为阳木。简单来说,阳木之人其有以下心理特点:仁慈、正直,有良心、有主意,敢于担当、善于决策。
四、如何化阴木为阳木《内经》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一种绝对健康的状态。若能修养自己的内心达到这一状态,当然,也就不存在阴木的问题了。
我们达不到这一状态,怎么办呢?我自己理解,当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端正身心,尽量杜绝一切嗔念,用儒家入世的积极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人与事。
以木性人为例,当考虑儒家的观点,“仁者,爱人”。若能常存仁爱之心,便可心性清明,身体安和,少私寡欲,常乐无忧,既无嗔怒之侵,又无物欲之累。
往圣先贤讲,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我们要养生,要健康,就要怀有仁爱慈悲之心,凡事多向内求,多找自己的不是,而不是他人的过错。因为仁爱,所以心安;因为心安,所以五脏六腑皆安和。正如孔子所言:“仁者寿”,这样的人自然健康,而且,快乐。
按五行对应,医对应于木,其本为仁。我是中医人,我努力实践着中医人该做的仁爱与慈悲,在临床上努力做的更好。我自己体会,保持仁爱的心理,不但能帮助病人早日康复,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自己修养身心,既能让自己的医学素养提高,同时还能让自己的身心愉悦。
王凤仪老善人认为,阴木的根子是“不服人”。在家庭里常存不服之心,好说过头话,则家庭很难和睦,易形成夫妻反目,父子不和;在群体里,互不服气,则必然有失团结,严重时可引起殴斗,甚至凶杀。由此看来,一念不服,却含藏着可怕的杀机,所以阴木性人一生多难。
老善人说:“不服人的人,他的心境,好像被人绑着似的,能服人,就松开了。”对于这种“不服人”的阴木,唯一的方法在于内求己心,用阳木的仁德来缓解阴木的粗暴。由此说,凡事都要内求,改善性格亦必内求不可。
如何内求,我的体会是:一则,学会感恩,用感恩来缓解各种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二则,观照,于生活和工作中时刻观照自己的念头。稍有不合乎道,当即刻改变;三则,反省,深刻反省自己内心深处的各种阴性的心理和情绪,通过反省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为改过提供基础;四则,忏悔。知过方能改过,忏悔即是改过的不二法门。当深刻认识到负面心理与情绪对自己人生的不良影响,愿意改过,即当忏悔,悔过则能改过。
我们努力修养身心,不仅要修炼得身体健康,更要修炼得精神安乐,身心平和,精气神自生。如此,方不枉此生。
▼点阅读原文,进行健康咨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