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祖国的一份子——香港,给人印象是奇形怪状的车型和改装车尤为常见。双门的思域(HondaCivic)EJ,在大陆算得上非常稀有,但香港却并不罕见;而本港滥大街的本田N-BOX,能进口到大陆的话,立马可称作稀有车种了。不是说政策宽容也不是说条件优厚,而是本港车辆的来源就以进口为主,跟大陆自产自销居多的境况截然不同。但如果说放眼港澳台也异常罕见的车种呢?那就真的可以称得上稀有了;若要说到在本港其实并不算非常受欢迎的稀有Kei-Car,就真可谓绝无仅有了。
参考日本Kei-Car法例(98版):长宽高不超xxmm,排量不超cc,马力不超64匹。
是的,这辆全港只有一辆的OptiAerodownBeex便是本文探秘的重点。三大Kei-Car厂家之一大发Daihatsu旗下的第二代Opti,而只有高性能版本全名才叫做OptiAerodownBeex或者OptiBeex,车架代号L。长宽高xx,轴距,体重KG,所有数据严格限制在K-Car标准上限内;两厢半造型,无框车窗设计,俨然就是天津夏利的拉风版本。
图:如果忽略四眼造型,骤眼一望,七代STi既视感有没有?
图:说实在,先别说啥销量或者保有量,四门无框HardTop造型在Kei-Car中已鲜有一现。
图:另外这种屁股挨刀的两厢半玩法,全然是要为符合Kei-Car法例限长度3.4米服务。(此车长,差点儿超!)
图:短小精悍的车头显然只够容纳横置的小排量引擎。
图:四眼鸡的造型更显神秘,放在这辆车上总令人想起光冈大蛇或者初代莲花Elise。
图:Kei-Car加上能兜风的开孔机盖,不用想了,肯定是顶置中冷的涡轮车配置。
图:银镜是原配的,是Opti高性能版本Beex特有的标识。
图:切尾之后却又倍感和谐,估计是环绕后窗的压风翼的增色功劳。
图:门把手跟后视镜的银色遥相呼应,虽然倍感古典范儿,但这辆车确只是千禧年前后的产物。
图:LIMITED是这款稀有高性能版的标示,至于右尾灯下面的标识可大有来头噢!
图:总以为这个两厢半只是个造型,谁知尾箱真的能上翻掀开。留意尾箱的折叠式铰链,打开方式也是先上移然后才翻开的,翻开角度巨大又不占空间,相当有趣!
图:关键轻飘飘的尾箱盖都标配了豪华的液压杆(SHOWA代工)。
图:得益这些省位置的机智开盖设计,尾箱空间总算还算有点保障。
不过这款车跟夏利并无血缘关系,它的亲生兄弟是大发另一款在本港颇有改装能见度的大发Gino,你有理由认为这款Opti就是Gino的2.5厢版本,但这俩兄弟的鼻祖车型,最终还溯源到94年发布的大发Mira车系(L)。
图:大发Gino,跟Opti共用了大量零件,还包括引擎。Gino也是香港比较有改装热度的Kei-Car之一。
图:元祖车型是大发Mira,Gino可以理解为Mira的个性版本。
可怕的是这辆OptiBeex机舱内,并无出现本应符合日本Kei-Car标准的那副排量不超cc的三缸引擎,而是一副神秘的四缸涡轮机器。就算问车主李生也不太清楚引擎编号,给出的提示就只有一个车型代号——“MS”,机舱中正是一副来自这款车型的稀有、真正的赛车级机器,这种感觉就像K20A虽然高性能,但也只是一台街道机器,如果你的引擎舱里躺着的是一台“Mugen匹机器”,那就真不得了!刚才后面的说的“右尾灯下字样”其实就是指这个神一般存在的超级K-Car机器。
图:显然这是一幅体积超小的四缸涡轮引擎,但是既没有红头标示,也没有特别的记号,甚至连大发官方的引擎清单上都找不到这台机器。
借助人在本港能享受谷歌之便利,不查不知道,查到真吓一跳,这台机器确实大有来头:它名为JC-DET,是一副并不存在于大发量产型引擎目录内的神秘机器,JC-DET是早年服役于日本拉力锦标赛的四缸引擎,根据当时的赛例,cc排气量乘以1.4等于cc,刚好不过cc,缸径冲程分别为61mmx61mm的等比例设定,官方标出动力为最高增压值1.4个Bar,匹马力(0转)和13公斤/米的扭力(转),8-9转才到红区,而更匪夷所思的是,它没有Redline,没有断油设定。
图:个人认为,只要解决好冷却问题,顶置中冷才是性能王道,因为进气管路最短,涡轮反应必然最快。
图:HKS泄压阀放在这副引擎上显得巨大,但并不影响性能。
图:点火稳压器是并不常见日本品牌,但即使在日本,也鲜有专做稳压器的改装品牌。
图:中冷器上面的并非碳纤维,只是碳纤纹路的塑料隔热板,但一样能降低机舱热量对进气温度的影响。
图:赛车机器原配的TD04涡轮,进气端的开口机智地向上压气,所以从涡轮出风口到中冷入风口的长度连20cm都不到。
图:引擎移植布局时,就考虑到了避开水箱风扇后面的热风区域,在如此紧凑的机舱内留下重要的散热通道,让热气被车底气流带走。
图:当然,对于涡轮车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进气端的温度,远离引擎热区域之余,还得用上碳纤维隔热套件,车底应该还有相应的通风通道。
图:中冷后进过同样不足20cm的进气管路,就到达了节气门。
真正的赛车引擎还必须符合赛例,拥有深厚的赛事背景,而不是自个改得厉害就开嘴炮自称赛车机器。想当年JC-DET是大发为了迁就赛例而小批量生产的引擎,当时量产车A组的赛事限制排量不超cc,涡轮引擎则必须排量加乘1.4倍换算,所以x1.4=cc,刚好符合赛例。而原本搭载了这款JC-DET引擎的Sirion/Storia(MS)两款民用车,都仅仅生产了几百辆而已,目的就是凑个数参加量产A组的赛事罢。
图:大发J系列引擎全家福以及适配车型都有显示在表上,咱JC赛车机器就在最下面,这点资料还得感谢强大的谷歌才行。
图:JC引擎的原配车型就是这款奇丑无比的Sirion,车架代号MS。
图:留意它的终传比,居然原厂就是5.的超大尾牙设定。
关于这台StoriaX4当年还有一个小故事:因为的排气量不属于K-car,但升一个级别吧,它cc的排气量严重偏小,于是连厂家都没什么信心此货能卖,于是推广上就只有一张A4纸大小的宣传单,在4S店派派路人甲就算了。谁知道,管它丑不丑,这么便宜的高性能引擎赛车版街车哦,只有台一开售就被无情地抢空!
虽然换过“心脏”,但是由于移植手术的完整度超高的缘故,周边的搭配却非常“日常高性能”风格而不是“竞技化”。一套小包围,一套日本KIDS绞牙避震,一套AchillesATR半热熔胎,加上少量的车体强化杆杆架架,以及寥寥无几的仪表,当然我们喜欢把这些内在多于外在的改装风格,统称为“低调”。
图:原厂的灯杯上面早已有k(黄金色)和k(白色)的氙气灯泡侍候。
图:除了四眼大灯亮晶晶,原来包围气坝里还内藏了两盏雾灯。
图:一块调皮的风刀,就在隔壁汽车精品专卖店有卖噢!地址在这条黑布街。
图:开孔机盖理应原厂就自带,原版高性能版的OptiBeex也是有三缸cc涡轮版本的呀。
图:机盖底下看中冷通风通道,还必须做隔热包裹,提高中冷的降温效率。
图:想当年Rays轮圈大尺寸看TE37,小尺寸就看这款CE28了。
图:虽然只是走街车,但是对轮胎抓地要求却异常之高,轮胎来自马来西亚的半热熔级别,AchillesATR。
图:前后标配碟刹,不过对刹车的升级就仅有刹车片而已。小车车嘛!开过都清楚,靠钻多过靠收。
图:只有无窗框隐形B柱设计,才能Hold得住这种一条划过车顶的晴雨挡。
图:小鸭尾的弧形恰好续接了后窗那圈压风翼的流线。
图:单炮大尾鼓紧贴后包围,神奇的是没有震荡的异响也不会烫坏包围。
图:这辆OptiBeex隶属香港的小车会,老实说在牌费保险上天价的香港,性能型Kei-Car并不受普通大众的欢迎,能够聚集这帮爱折腾的人着实不易。
当然,更令人欲知的东西,应该是这般“混搭”出来的Opti,跑起来该当如何感觉?咱计划试车路线从元朗上高速,并穿过观景胜地“马骝山”,再进入旺角闹市区走走停停,总之三种路况试车,“一次过满足嗮三个愿望”(广东香港地区的KENDA出奇蛋广告语),而最终目的地是九龙的汽车精品一条街“黑布街”。
图:AfternoonDrive之前,必先来个下午茶提提神,这三杯分别是奶茶、咖啡和阿华田,大家猜猜哪杯对哪杯?
图:只可惜几位大神还没来得及申请几十块玩一次的国际驾驶资格,所以试车一活儿就只好交还车主老李。
图:别以为有座马骝山就可以飙车,山上的猴子跟四川峨眉山一样都是放养的哇!
图:在港撞死猴子未必会有法律能接管,但分分钟也要接受舆论制裁的,所以咱们还打算以观景走法驾车进山,开车经过此处还是小心为妙。
图:而AfternoonDrive的终点就是这条汽车精品一条街——黑布街。
图:黑布街随处可以找到这种车牌定制小店,做立体还是平面可随意选择,但是字体和颜色以及最低宽度必须符合规定。
对应Kei-Car的最薄弱的环节,Opti满载了四个成年粗壮男纸,再加满满一尾箱,噢不!0.5个尾箱行李的行李,负重估计-KG之间,再加上原本的车重,稳稳的超过了一吨。不过天生扭力薄弱的Kei-Car上了赛车机器以后,也可以担心下在香港高速公路上会超速了。因为5.超大尾牙的效果加成,跑公里时速转速已到转,这个扭力充沛转速区间的推动力,对应TD04涡轮也是极易做到1.4Bar满压状态的哇!
图:香港的高速公路虽然基本免费,但是照样有测速,只不过测速都是明拍,留意箭头下面那个橙色的测速装置。
图:咱们走高速上公里的时候,转速恰好是转,原厂超大尾牙的功劳。
图:驾驶舱不能说战斗格,只能算是规整,但是驾驶Kei-Car的时候,基本上没机会留意内饰的质量,因为只要向前看,就已经是大马路了。
图:MOMO街道方向盘和排档头倒非常符合人体工学,标准姿势手捏方向盘两端状态下就非常合适。
图:既然原厂机器设定油温油压之类的就甭太担心了,既然知道原厂涡轮峰值压力设定在1.4Bar,装只GReddy涡轮表,有空看看管路有没漏压力足矣。
图:白表底红指针,简简单单清清楚楚才是最耐看的。
图:BLITZ熄火延时器,让涡轮里的机油再流多几圈降温保护涡轮,不过现在的涡轮很多还自带水冷,延时的意义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图:既然是来自日本本土的车型,那自然应该拜一拜日本的神仙方能保平安。
图:Opti专属的金属踏板,精品车系的装饰周边就是丰富,这点咱大陆的微车羡慕不来。
图:RECARO桶椅?不不不,我们喜欢叫它“大沙发”。留意左边桶椅的肩部,都快顶到车窗玻璃,为求舒适安装位置颇为尴尬。
图:但后排却宽阔得很,完全顶不到前面的“大沙发”,是俺们腿短了吗?
可是始终排量有限,上山观光的开法也最好就着转速走,不低于转的扭力相对充盈。假如换成中国老司机1转就换档的开法,后果就只有积碳堵气门了。至于闹市走走停停其实还算轻松,满压的情况不多,但是总有0.3、0.4个Bar的压力在作起步辅助,cc的排量至少也能开出个1.2升的感觉。
图:下了高速开始上山,想必可以小飙一段结果山上也有50公里限速装置,果然香港的飙车传说大多是骗骗中学生的。
图:前驱车经典的麦弗逊布局,粗壮的副车架再加三角小摆臂。下摆臂和半轴角度均接近水平,此乃底盘高低设定恰恰好的标准范例。
图:绞牙避震来自日本品牌FINALKONNEXION的Kids系列,面对Kei-Car的部品较为丰富。
图:底盘粗壮纵梁保障整体刚性,加上短轴距设定,跑起山路可谓“混元一体”。
图:后悬挂居然是短小的普通扭力梁,而不是奥拓同款的止推式扭力梁设计。但站在性能角度,短拖臂扭力梁车尾的抗扭性更好,攻弯车尾更灵活,加上黄色的防倾杆强化件,就怕灵活过度了。
图:斜置避震机芯是节省底盘空间的设计方向。
其实要这种Kei-Car在市区也更好开的话,还有个简单异常的办法,原厂设定怠速就只有1转的样子,只要调怠速阀或上赛车电脑,把怠速设定在转的话,估计还能开出个2.0升的爽感呢!
图:此刻前排俩大汉肩膀距离从未有过的贴近。
图:因为短小的涡轮管路设计,要让涡轮在市区起正压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甚至走走停停都能用上。
图:留意前面的挂自行车架,必须在车尾外加一个车牌,要不然就是恶意遮挡车牌了,这一点值得一刀切不让挂的某些城市学习。
图:慢慢驶入市区,回头率?必须没有,要不然怎么叫“低调”!
50年前英国人搞火了Mini之后,却启发了日本人造出了一堆Kei-Car本土自用并发扬光大;日本Kei-Car各大车厂百花齐放的时候,开放的港口城市香港也连带获益。后Kei-Car被传入了国内并催生了微面热潮,并引出北斗星这类性能大幅“违规”的开挂微型车。但应该理性地看待,日本的Kei-Car应该也是中国开放改革后汽车工业的基础之一,别老说什么桑塔纳、之类,那个八九十年代,那些官车好吗?没经历过的就别嚷嚷装有文化。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年日本给中国的三万多亿日元的低息贷款,当中就包括了类似天津大发这样的平民化汽车工业的援助项目,九十年代,夏利才是私家车的主力车型,0.6L排气量的微面(K-van)和小货车也为中国国民经济能走到今天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做人也好、懂车也好,都不能忘本,记住历史更是要辩证地看待发展过程。
图:AfternoonDrive结束后,赶紧再来三杯饮料压压惊!再猜猜这三杯是啥?额,其实都是冻鸳鸯,也就是50%奶茶加50%咖啡加冰,只是杯子颜色不一样罢。
图:等心率和血压回复正常,也到了饭市时间,赶紧点个烧鹅拼切鸡充饥,看看港版跟广东版有啥区别没?实则并无,高品质的烧鹅,在南番顺各地的水平其实都差不太多。(南番顺:南海、番禺、顺德,广东三大古老城市)
图:这一味“豆腐火腩饭”就是豆腐泡配脆皮烧肉再浇上浓厚的卤汁,香港却有“豆腐火腩饭,男人的浪漫”一说。是男人就得试一次,感受下来自香港社会的世态炎凉。
图:关于香港玩改装的零碎琐事儿,可参考文章:《香港锦田一日游之夹缝中生存》。
当然,大陆人也是幸福的,至少大陆的微型车都是0.8L甚至1.0L起步,本身就能穿村过巷又能高速巡航。但无论是香港人还是日本人的Kei-Car玩法,玩的都是日本车厂或改装商的资源;而大陆只能玩开挂,玩脑洞和手工。等几时大陆的微型车也能拥有丰富的改装资源,随随便便就能买到某某品牌的改装套件,改个一阶二阶啥的,望洋兴叹的日子便会到头。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图片著作权人对本网站转载或使用有异议,请与本网站联系。
曾力谊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