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神,童年的汽车品牌都不在了
撰文//侯玉迪
这段时间有关于铃木的新闻,反差特别厉害。在海外,全新吉姆尼发布之后卖疯了,上市不到一个月就进入了日本轻自动车销量Top10的行列;然而在国内,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却愈演愈烈。
从成都车展回来,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终于官宣了。接连几条遮遮掩掩的声明,一次次车展展台门可罗雀的状态,这件事情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中国汽车市场中,长安铃木或者说铃木早已被边缘化了。
我是一个南方人,并且生活在重庆,从小在隶属于长安的江陵发动机厂旁边长大,铃木可以说是我的童年回忆。记得有个快乐王子版本的奥拓,还有改了一款又一款的羚羊,这些车都是那些年家里桌上年历照片的常客。在那个长安车还等同于面包车的年代,铃木绝对是小时候认知里的高级车。更何况那时的我还不知道,长安的面包车也是来自于铃木Carry。
出租车的存在跟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铃木就是重庆主城出租车的钦定供应商。重庆出租车不仅是涂装很鲜艳,车型也非常统一,这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归属感。从年开始至今,经历了奥拓、羚羊、天语到现在的启悦,这20多年的时光,一五一十地表现在了出租车的更迭上。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红色涂装的奥拓出租车开始在重庆投放。奥拓车娇小的身材特别利于它在重庆渝中区的核心区域穿梭,奥拓也开始受到重庆人民的喜爱。
那时候打出租车是一件特别有面子的事儿,“打拓儿车”这句地道豪爽的重庆话就是这么来的。
千禧年前后,长安铃木的羚羊出租车逐渐替代了奥拓出租车,涂装也变成了亮黄色,并且延续至今。年,三厢的天语出租车替代了羚羊出租车,因为车型级别来到了紧凑型,本身又是跨界车的底子,所以它的实用性提升幅度很大。又过了8年,长安铃木的启悦出租车替代了天语,成了新一任的主力车型。
8年是一个节点,如果从现在把时间往后调8年,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长安铃木不会再有新车了。这是不是一种遗憾?我也说不清。
南方有铃木,北方有大发。上世纪80年代,第一台国产大发面包车从天津汽车制造厂下线。国产的天津大发T以Hijet作为原型车,采用了排量0.8L的三缸发动机,账面输出最大功率29kW最大扭矩59N·m,并且匹配4速手动变速箱。天津大发T保持了原型车质量可靠,既能装人亦可载物的特点,十分满足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汽车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出行的需求,也就需要一个交通工具把人和行李安全地送往目的地。大发面包车用起来经济实惠,装载人数也够多,自然成为了出租车的不二之选。
上世纪90年代,大发面包车被引入出租车行业,北方城市的大街小巷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从年到年,天津汽车制造厂总共生产了30万辆大发车,其中高达90%都是供给全国各地的出租行业使用。当年仅在天津地区,就有超过5万辆的黄大发在跑出租车生意,这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的印记。对于北方的80后来说,满街跑的“黄虫”面包车代表着他们的童年。
后来大发出租车因为产品落伍而逐渐被夏利、富康、捷达所取代,而天津大发面包车也于年停产。虽然在年的时候大发曾经短暂回归过中国,但是森雅车型惨淡的销量,还是让他们在2年之后又一次退出了中国市场。
铃木和大发,它们同样是日系二三线品牌,同样在中国经历了高光时刻,同样被大规模地用作出租车,到最后同样被中国市场“无情抛下”。这不是偶然的相似,也许是时代不再适合它们了。
在贫瘠的年代,一个馒头能解决所有问题,铃木和大发就像是满足温饱问题的车子。只不过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不同于往昔,更多的人开始追求质感,追求高级,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在年轻化的快节奏新时代里,铃木和大发愈发显得格格不入了。
对于铃木和大发来说,离开中国未必是一件坏事。我们隔壁的印度汽车市场就是一片静待着耕耘的沃土。你瞧,铃木这不已经去了么。
——·END·——
极驾客TopDriver白癜风医院南宁哪家好西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