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孙大发上将赤子情怀铸丰碑

深切缅怀

《祖国》记者龚泓铭程四化杨晨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后勤战线高级指挥员,原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孙大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9月26日7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孙大发上将

年10月4日,在绵绵秋雨之中,来自全国人大、军队和家乡的社会各界人士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孙大发上将,在他病重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王晨、许其亮、孙春兰、张又侠、胡锦涛、朱镕基、张德江、俞正声、贺国强、陈竺、刘奇葆、肖捷、曹刚川、范长龙、苗华、李作成、张升民、王克、廖锡龙、常万全、张文、高津、洪虎、侍俊、马启智、李景田、王君、周声涛、丹珠昂奔、唐天标、刘振起、胡彦林、张文台、刘源、张书国、李和平等同志,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孙大发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张又侠、军委原副主席曹刚川、范长龙、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军委委员苗华、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原主任委员马启智、李景田、原副主任委员刘胜玉、周声涛、副主任委员丹珠昂奔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孙大发同志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古碑镇余岭村一个农民家庭。年6月入学,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异。年7月,中学毕业后担任民办教师,并任所在大队团支部组织委员,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年12月,孙大发同志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参军入伍,年2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12月至年9月,孙大发同志历任沈阳军区第39军师团特务连战士、副班长,团司令部文书、政治处见习书记,师政治部秘书科秘书,团2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等职。他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团结同志,积极工作,曾连续4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年6月至年6月,他先后两次到辽宁营口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积极协调军政军民关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表现出较高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期间因勇敢抢救一名落水儿童受到领导和群众好评。年9月,由战士提升为干部。在担任营政治教导员和团政治处主任期间,他工作有思路有魄力,善于发现和研究问题,善于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单位全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年10月至年4月,孙大发同志历任沈阳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秘书二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期间担任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同志秘书。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恪守党和军队秘密,经办和起草了大量重要文电,协助领导同志完成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出色履行了秘书职责。他善于统筹协调,积极建言献策,对军区首长负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建设、地方病防治两项地方工作,经常了解情况,及时提出建议,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助手作用。他注重学习总结,办事大胆泼辣,自我要求严格,善于团结同志,在任秘书科长、办公室副主任期间,注重加强业务训练,带动和培养了一批机关业务骨干人才。

年5月至年5月,孙大发同志任沈阳军区第39军师政治委员,期间于年9月至年7月入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国防大学基本系学习。担任师政治委员期间,他工作重点突出,勇于开拓创新,指导步兵团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试点取得突出成效,该团政治处被军区树为“热心基层服务的先进政治处”。在国防大学学习期间,他担任学员队支委和党小组长,思想敏锐,肯于钻研,是非分明,处事公道,牵头总结的学员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在全校介绍推广,在对抗性演习中担任红军集团军政委并取得较好成绩。在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集团军部分部队进京执行戒严任务后,深入留守部队宣讲中央文件精神,为维护部队的安全稳定和集中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年6月至年3月,孙大发同志历任沈阳军区第16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担任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期间,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部队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注重调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组织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教育、领导干部学雷锋活动等,起点高落点实,措施扎实有力,组织总结的步兵47师基层干部学理论经验在解放军报作了刊发。担任集团军政治委员期间,他善于统筹驾驭全局,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注重夯实部队基础,集团军部队全面建设进步明显,指导步兵46师党委“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加强干部培养工作”的做法受到军区肯定和推广,组织部队开展的“新时期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市场——操场——战场大讨论”,在全军产生广泛影响。在年抗洪抢险斗争中,他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带领官兵转战嫩江、松花江流域广大地区,战斗在抗洪抢险最前沿,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大庆油田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还主动谢绝地方政府慰问抗洪部队的礼品礼金,展现了人民子弟兵的作风本色,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誉。

年4月至年6月,孙大发同志历任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他大力推动基层全面建设,指导部队深入开展“双争”活动,在全军产生广泛影响。他强力推进军区人才建设,组织开展政工干部学军事“两学一练”活动,着力提高政工干部军事素养。他十分注重用先进军事文化铸魂育人,推动军事文化事业创新发展,总结宣扬了“叶景林面包车文艺小分队”十余年如一日坚持送文艺下基层的先进事迹,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他建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军事斗争政治工作人才准备,组织开展师旅主官和军区机关干部军事集训,为军区部队培养储备了一批懂军事、能打仗、会谋略的指挥人才。他高度重视隐蔽战线斗争和联络工作,亲自筹划和推动重点专项任务,取得了一批突破性工作成果。

年7月至年12月,孙大发同志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他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每年为机关上党课,持续不断用创新理论武装官兵头脑。他十分注重深入基层、深入官兵、深入一线,走遍了总后所有团以上独立建制单位,认真分析单位建设特点,实施科学的分类指导,研究提出了抓机关、科室党建的办法措施,总后直属单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他高度重视后勤人才建设,推动和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以“三长”、“三星”、“三杯”为代表的总后人才工程,培塑了“南楼精神”和吴孟超、程天民、卢世璧等全国全军重大典型。他亲力亲为加强后勤应急备战,在年汶川抗震救灾中,亲临一线指挥,指导总后驻渝部队紧急响应,抽组派出了医疗救援队和工程救援队,并在映秀镇亲自参与被困长达个小时的羌族群众马元江的救援工作,创造了抗震救灾的生命奇迹。他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提出了安全稳定“万无一失”与“一失万无”的辩证关系,组织建立了总后领导信访接待日、直属单位党委书记定期述职、每季度召开安全稳定形势分析会等制度机制,确保了总后部队高度集中统一与安全稳定。他坚持从国家和军队建设全局出发,推动政治工作和后勤业务相融合,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孙大发同志在边防哨所看望基层官兵

退出军队领导岗位后,孙大发同志仍然十分关心党和国家事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xs/6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