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因儿子的象形文字大发雷霆,建议家

父亲因儿子的“象形文字”大发雷霆,建议家长冷静应对

最近,广西南宁的吴先生在检查他6岁儿子的写字时,被气得语无伦次,大声咆哮。吴先生自己学历不高,但希望儿子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上大学。这一幕引起了旁观者的兴趣和好奇。孩子开始时写得还正常,但后来字的意思似乎开始飘动起来,比如写"飞"的时候字似乎飞了起来,有点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写"雨"的时候,字上开始落下雨点,点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暴雨。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正是中国象形文字的魅力吗?孩子能理解文字中的意韵,这似乎在他们的骨子里蕴含着中华文化的"DNA"。

当然,换个角度来看,作为父母的吴先生却感到焦虑。写字是一项需要规范的技能,每一笔每一划都不能马虎。稍有差池就会出错,扣分也是常有的事情。此外,许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写出漂亮的字,以展示给别人看,也能给孩子形象加分。

难怪旁观者会对此感到好奇,吴先生当场爆发了。

吴先生家所发生的情景并不陌生。9月1日开学,许多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孩子在家写字时都会出现各种奇怪的字体,而他们的家长往往面带忧虑。你怎么教都教不会?你为什么这样敷衍应付?一些家长甚至开始担心孩子的人生走向。有些家庭甚至上演了戏剧性的场面。

说实话,家长们可能太过着急和焦虑了,他们可能过度担心孩子的未来。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孩子现在只是起步阶段,刚接触写字,这是一个过程。孩子天性好动调皮,能坐在那里认真写字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看到吴先生发的照片,孩子要写一页字,这个数量确实有点多。首先,我们可以减少写字的量。因为第一排字写得还算正常,没什么大问题。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拿出自己一年级时写的字来对比一下。

写字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一时的表现并不能说明什么。专家表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重点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这个习惯包括劳逸结合和提高效率。如果孩子效率下降,心不在焉,不如让他们先玩一会再回来写字。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重视是一件好事,但焦虑心理却不可过度。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性格、习惯和兴趣,家长应该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奖惩机制,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事实上,咆哮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对学校来说,老师也应该理解新生家长的焦虑心理,不仅要教育孩子,也要教育家长。首先,要严格遵守教育部相关要求,不在一、二年级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次,要防止学校减负的同时,家长却想要"加量",在家里补充作业。学校可以开设家长学校,线上或线下都可以,也可以多推荐相关的文章,让家长正确面对孩子的学习进度,同时增强他们的信心,减少焦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xs/12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