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佛教ldquo命苦福薄rdq

大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51012.html

人这一生,不怕吃苦,就怕没有福气,苦尽仍无福。有句话说得好: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命里有福的人,人生多顺遂,不用辛苦奔波劳碌。而命苦福薄的人,辛酸苦辣尝尽。一个人是否有福气,不是看年轻的时候是享乐还是遭罪,而是看他老来是否有福。师父告诉我,年轻的时候吃多少苦都不算苦,因为年轻有能力,最怕老来受苦,什么都做不了。

年轻的时候安逸享乐那不是好事,早早把福报耗光,以后就剩下苦了。人的命一出生既定,无法改变。当然这个命是好是坏都是自己修来的因果,已成定局,没有必要执着。虽然“命”难改,但是人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行善积德,逐渐改善自己的命运。因此,佛教从来不倡导人算命,而劝人断恶修善改变命运。

很多人喜欢到寺院里烧香祈福,祈求佛菩萨保佑自己顺利成功,其实一切福报都不是求来的,要想得福,就要广种善因、广修福田。就像我们种地一样,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天上不会掉馅饼。而烧香拜佛,只是对我们内心力量的一种加持,给我们信心、智慧与正念。如《增一阿含经》里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命苦福薄”之人,身上往往有这4大恶习,要改掉!

一、爱疑心、嫉妒,心量太小

师父告诉我,一个心眼太小、自私自利、爱占便宜的人是没有什么福气的,这样的人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失去了大贵,失去了很多福报。这世间是公平的,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就会让自己失去更多。你没有那个福报,再想得到的东西也留不住。

心量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嫉妒、猜忌都是障碍人福慧的恶习,只会加重自身福报的消耗,是无知愚蠢的表现。我们学佛之人,要像弥勒佛那样,大度能容,不计较、不刻薄。放过他人,亦是放过自己。

二、爱生是非,爱造口业

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人很多时候,福报都是从嘴上漏掉的,出口伤人,恶意在人背后造谣、嚼舌根,以折损他人利益来愉悦自己,都是福薄慧浅的表现。真正的智者,是向内修,修心止语,觉悟纳福。在人群中喋喋不休的人,其实是最没有福报的。

恶语伤人,都是在自找苦吃。说出去的话,最终都会折射在自己身上。你舍出去恶毒的话,这些话就会如同利箭一样射伤自己。反之,若你布施吉祥话,令人心生欢喜,这就是功德布施,是在修福。

三、不信因果,没有智慧

一个人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因果不是佛教发明的,而是世间本就存在的客观现实。福薄的人不信因果,肆意妄为、造业生事,待恶果现前时,苦不堪言,自作自受。

我们学佛就是要增长智慧,远离迷信、颠倒妄想,明白因果报应的真实不虚,断恶修善,才能真正趋吉避凶。谁也不能保佑你逢凶化吉,唯有你自己的善业才是你人生最好的“护身符”,自己庇佑自己。

四、嗔心重,心不净,没有慈悲

佛家讲“一切唯心造”,一切福祸皆由心生,修心转念,才能扭转命运。《六祖坛经》里讲: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内心清净、慈悲、平和,才能感召来福气。

不要抱怨,不要生嗔恨心,放下一切虚幻的执念烦恼,心真清净,即为解脱。“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嗔恨是消福,忍辱是培福,心怀慈悲、不生分别,则无有障碍,心顺事即顺。

五、傲慢自大,没有谦卑

有句话叫“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狂妄自大,多生祸患。傲慢是无知,为天地所忌讳,损福也更快。做人做事过了头,走了极端,好事也成坏事。人生总是福祸相依,得失要看淡,才能福报长久。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当下就是最好的修行,改变永远不晚。希望大家修戒定慧、断贪嗔痴,福慧增长、顺心如意。南无阿弥陀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ls/9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