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ldquo大发国难财r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字数: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历史提问

历史上有哪些“大发国难财”的人?

答:一:无盐氏(西汉)

说到这类“趁火打劫”的事情,先讲个相对“正能量”的:西汉富豪无盐氏。

汉景帝年间,震惊天下的“七国之乱”爆发,吴楚等七大诸侯国纠集五十万大军悍然作乱,战火直烧睢阳前线。留守长安的各位贵族军将们,也受命为国出征,可钱粮却成了大难题,无奈只能向长安的高利贷商人开口借。不想这些平日里贵族们瞧不上眼的商贾们,这次却各个大咧咧摆谱,冷冰冰回答两字:不借!

为何不借?正如司马迁《史记》里一句话:“以关东成败未决,皆不肯借。”好听点叫“胜败未决”,直白点说,汉王朝能不能挺住都不一定,所以各个捏紧钱包,哪怕“利息”已飙升到十倍,却还是冷眼旁观。关键时刻,商人无盐氏慨然站出:这钱,我借!

身为一位睿智的商人,先前并不显山露水的无盐氏,这次却仔细评估了这场战争。终于在此时汉王朝焦头烂额的情势下,坚定做出汉朝必胜的判断,接着一口气“出千金借贷”,几乎赌上全部身家。三个月后汉军大获全胜,漂亮扫平叛乱诸侯,奠定强力中央集权,为多年后反击匈奴打下基础。接着爽快买单,无盐氏回收十倍厚利,一跃成为关中首富。

造就这奇迹的,是无盐氏精准的投资眼光,更是蒸蒸日上的汉帝国,黄金般珍贵的大国诚信!

二:假赵孟桂(南宋)

接下来这群“发国难财”者,却是一群哭笑不得的人:假赵孟桂。

这里的“假赵孟桂”,不是一个人,以后世许多学者猜测,应该是个诈骗团伙。

话说南宋德祐二年(),元王朝大举南下,南宋王朝又祭出了“下跪大招”。熟料这次元王朝油盐不进,“称臣”“称儿”也全不答应,却有个南宋官员,神秘兮兮给太后献策:别着急啊,有个高人能解决问题——赵孟桂。

这赵孟桂是何许人?听这位出使过元朝的南宋使臣添油加醋说:此女子风情万种,是元朝当朝宰相伯颜的红颜知己,只要把她哄高兴了,给伯颜吹两口枕头风,我大宋纳贡称臣享太平,岂不都是板上钉钉?谢太后眼前一亮:这好办,拿钱砸呗!

于是,兴奋的谢太后翻箱倒柜,找出了南宋皇宫珍藏的大批金银珠宝,又给使臣塞了大把小费。收足钱的使臣,在宋元之间来来往往跑了几趟,每次都带回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再收一大笔钱后继续跑。如此几番“振奋人心”后,竟是跑没了影。

再然后,“下跪不成”的南宋王朝,自然被元军打包全收:临安兵不血刃拿下,谢太后连同满朝亲贵都成了战俘。让谢太后牵肠挂肚的赵孟桂?真相却大跌眼镜:赵孟桂有其人,可人家根本没接到过什么“谢太后珍宝”,也不是什么“红颜知己”,一切全是“使臣”的骗局。临亡国前的南宋,还被人偷宰一刀,发了一大笔国难财。

不过,对于这么一个下跪换和平成习惯,不惜冤杀英雄也要跪的王朝来说,上这当?太正常!

三:“打活仗”的明朝官军

明末崇祯年间,陕北农民起义席卷中原大地。可好些历史票友不明白:大明账面军队却有二百多万,就算四面围堵,也能把农民军堵死,怎么越“堵”越“旺”呢?这就得问明朝官军们,一桩轻车熟路的“发国难财”生意:打活仗。

“打活仗”?《明史》里记载:每当明朝官军遇上农民军,大家的第一反应不是抄家伙,而是先互相找找老乡,用家乡话套近乎,很快谈妥条件,农民军扔下一些财物粮食后,迅速撒丫子逃命。官军们捞一笔横财,自然也满意而去。如此“双赢”买卖,是为“打活仗”。

就是这“双赢”的“打活仗”下,官军越打越“发财”,农民军也脱胎换骨,终于发展到百万规模,这下什么“活仗”也不要,直接朝明王朝猛扑过来,把焦头烂额的崇祯帝都逼到上吊。打活仗?活活打死大明王朝!

双赢的“活仗”背后,是深入骨髓的,让明王朝无可救药的腐败!

四:徐日升与张诚(清朝康熙年间)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八月,中俄边界谈判大幕拉开。“三眼索相”索额图率领的谈判代表团,不但有“雅克萨之战胜利”撑底气,还带来了一千四百名大清精兵,几乎叫俄国使团在大清虎师炮口下乖乖谈判。谈判队伍里,更有两位“特殊人才”:徐日升和张诚。

徐日升与张诚,两位取着中国名字的欧洲传教士,至今还是“清宫剧”里的常见熟脸。当时更是深受康熙宠爱。康熙还专门给索额图下旨,说这二人“皆忠贞可靠,足资信赖”。可他哪里想得到:就这两个“洋专家”,坑坏了大清朝。

因为,就是从抵达谈判现场后,这二人就给俄国使团偷偷写信,私下勾搭了几次后,二人收了俄国数十张貂皮和银鼠皮,发足了国难财。当然这钱不白收,清朝的国家机密和谈判底线,全被二人和盘托出,谈判桌上陷入被动。

甚至谈判桌上,这二人也推波助澜,照着“金主”俄国的授意,不停给《尼布楚条约》里挖坑:明代时的中国领土尼布楚被割了出去,黑龙江下游和沿海地区的中国领土,更成了“未定地区”。近代沙俄撕毁《尼布楚条约》,大肆侵吞东北中国领土时,也是死咬这条。

如此大坑,正如俄国谈判代表戈洛文,对这俩“洋专家”的由衷感谢:“我们清楚的知道,我们应该多么感谢你”。捎带又送了大笔财物。“赢了战场却输了谈判桌”的苦酒,就这样荒唐酿就。当然在大清朝的历史上,这也不是最后一次。

五:英国汇丰银行(近代)

论“发中国国难财”这事儿,英国汇丰银行,那真是老司机。

比如清朝灭亡前夜,汇丰银行就瞅准商机,忽悠晚清官员们,把自己贪污腐败一辈子的黑钱都存了进来。晚清贪官们由于毫无现代金融知识,被汇丰银行吞了钱不认账,也只能打落门牙吞肚子里。有些汇丰银行职员们还大造假印章,疯狂要挟压榨晚清贪官们。从公司到员工,都是发足了财。

待到晚清灭亡,民国建立,尝过这甜头的汇丰银行,也就再接再厉。特别是到了抗战白热化的年,好些国民党的“中国要人”们,纷纷把钱存入汇丰银行的香港分行。这些“中国要人”们的财富有多丰厚?以《大公报》统计:存了一亿元(法币)的“中国要人”有三位,存了一千万以上的又三十位,存了五百万以上的有五百多位。换句话说,贪污一两百万的“中国要人”,都在里面不入流。

这所有的“中国要人”财产加起来,仅放在汇丰银行香港银行里的款项,就足够供应当时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战前线,一年多的军费开支!

乍一看去,汇丰银行又赚了一笔,但好景不长,年12月,日军突然进攻香港,美滋滋数钱的汇丰银行,也被当成肥猪宰,先被香港当地的土匪黑社会趁火打劫,好些仓库都洗劫一空。然后又被缺钱缺疯了的日军逮个正着,占领香港后就强制清盘,“中国要人”们的存款?这笔天文数字的“国难财”,成了侵华日军的囊中物。

抗战为何如此艰苦?只看这笔“国难财”,足够唏嘘,足够警醒!

参考资料:《史记》、《明史》、《宋史》、《唐纵日记》、《大公报》、《彼得大帝时期中俄关系史》

往日文章精选:

宋朝出动50多万军队,大举进攻西夏,为何却功败垂成?

再给张居正15年,大明王朝会走上截然不同的历史道路吗?

团队作家

原创不易,且赞且珍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ls/5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