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面的的记忆天津大发历史回顾

在你的记忆里是否有这样一个黄色的身影,那时的他或承载着你美好的童年记忆或记录着你年轻时奋斗打拼的点点滴滴。。。。。。这就是天津大发,一个让“出门打的”走进普通家庭消费的车型,今天就简单为大家谈谈天津大发的故事。

天津大发参数配置表

排量

ml

功率

29.4/(KW/rpm)

扭矩

59/(N·m/rpm)

变速箱

5速手动

车身全长

mm

车身宽

mm

空载时车高

mm

整备质量

KG

载重

KG

车门数

5门

最小转弯半径

4m

最大爬坡角

17°

限座人数

6人

轴距

mm

天津大发是国家牵头引进的

年国家香山会议,确定在天津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引进日本大发汽车公司的技术。 确定投产的车型是DaihatsuHijet属于微型厢式货车,虽然设计上不是最先进最安全的,但是这种车型油耗低,经济实用,价格低。引进大发车的目的,是以民用为主,加装座位后,拉人拉货两不误,为当时的城乡老百姓出行提供了性价比超过轿车的选择。通过谈判,天津汽车厂从日本引进了大发总装生产线,准备生产“天津大发”汽车。

第一批天津大发的装配人员只有8人

  

年9月25日22:05,我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在天津市汽车制造厂顺利开出生产线。第一批天津大发是进口日本零件在中国组装,装焊、油漆、总装、质检,一共只有8个人参加装配。在年最初生产的两三个月里,总共只生产了几十辆车。由于市场反应良好,大发车的生产慢慢走上了轨道。

  

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价格合理,大发车很快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上世纪80年代末,这则广告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仅从字面上,已经显示出了大发车当年的火爆态势已经席卷全国。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加上车贩子从中炒作,天津大发的价格从定价2.8万炒到5.2万。

与此同时,天津汽车制造厂加快了零部件国产化的进程,年2月19日车辆灯具零部件开始国产化。年年底,天津大发零部件的国产化已由年的8%上升至85%,速度之快令当时的日方技术人员也觉得惊讶。

  

被戏称为“黄虫”的天津大发让更多普通市民享受到了出门打车的便利。

  

“面的”是用于出租行业厢式小型出租车的称谓。那时的私家车还是少数人的专属,80年代末,北京的出租车还是较高档的皇冠,公爵等。他们经常出现在酒店与机场周围,价格高昂。当时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一人招手,几辆车等候”的行业发展政策,开始将天津大发引入出租车行业,当时的出租车大多为黄色调,是为了与美国接轨。黄色的透视性很好,在一片车辆中,很容易就能够识别,引人注目。面的的出现让市民有了实惠的出行选择,十元起步,一公里一块钱,能坐5-6人,短途折合下来甚至比公交便宜。

当时城市的街道还很窄,大发车不仅转弯方便,停放时占地面积也相对较小90年代初期,在当时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黄面的以其空间大、载重大、承载人数多、省油、方便、快捷等诸多优势,替代轿车,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多数人对天津大发的记忆也就是从作为出租车的“面的”这个时候开始。北京在年时,已经有3万辆大发出租车,从年9月至年,天津汽车制造厂共生产了30万辆大发,其中90%是供给全国各地的出租行业使用。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津大发在出租车领域的竞争已经现出疲态。一系列舒适性较高的车型如夏利、富康、捷达等逐渐进入了这个行业。

“夏天热、冬天冷”的大发已经不适宜市场的需求,逐渐被淘汰并远离人们的视野。北京市由于整治市容从94年开始淘汰面的,安全性差,车身高,稳定性差,排放不好,99年“面的”全面退出出租市场,大发车完成了自己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功成身退,02年天津大发停产。如果你在马路上还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你是否会由衷的来一个会心的微笑?

本文内容转自太平洋汽车网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白殿疯早期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ls/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