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生只为修渠引水的当代愚公,她留下一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一位86岁的老人,发誓“水渠修不通拿命换”,用了36年终于为“过年难找米汤喝”的贵州山村,引来清澈的渠水;一个27岁的女硕士,放弃大城市远赴广西山里扶贫,3年后遭遇山洪不幸牺牲;他们都有“豁出去”的精神,只是为了山里的农民能够过得好些。

黄大发:86岁的“当代愚公”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的大山深处,以前这里的人饮用水全靠一口枯井,接满一挑水要等1个小时。

“当时是草王坝缺水,修第一道水渠没有成功,就修第二道。”刚开始决定修水渠时,黄大发才二十多岁,担任村里的大队长。

今年86岁的黄大发,穿着朴素的白大褂,手边是一口大的不锈钢杯,头发和眉毛已经花白了。他的面目黝黑,脸上和手上满是皱纹。

黄大发说,当时我们没有钱、没有饭吃,就是用锄头、钢钎、二锤这些工具修水渠。

“修第一道沟没有经验,没得技术。这沟修了水上不去。老百姓也愁闷,钱也凑光了,修了十多年,辛辛苦苦(修的)也报废了。”黄大发没有忘记,必须想办法,要寻找第二个水源来修。

“修不通,我拿命来换”

黄大发第二次修水渠的时候,有的村民说:“修得通,我手掌心煮饭吃。”黄大发回答:“修不通,我拿命来换。”

妻子徐开美劝他,等大家经济条件好点再修。黄大发说:“修水这事等不得,再难也要上。水不通,大家经济怎么好得了?”

经过多方奔走和申请,年底,修渠工程终于立项。第二年正月初三,水渠工程冒着大雪开工。

黄大发既当指挥长又当技术员,时年58岁的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成了难题,黄大发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吊下悬崖测量。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黄大发承受着悲痛,坚守在修渠一线。

“就是擦耳岩这个崖,它是最危险的。在那个地方修的时候我们从那里过,就是怕不安全。一掉进下去,下面就是几百米。我们反正不敢(往下)望。”黄大发心里很怕,提心吊胆,担心有人摔下去,沟就修不成了。

幸运的是,黄大发带队修渠两三年平平安安,没有出事。

在黄大发的带领下,他和村民们一同修了条全长9.4公里的水渠,这座水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被村民们称为“大发渠”,是村里的生命渠。

“水过来了,大家都在吼,我们要吃大米饭了,安逸了。我心里特别特别地高兴,不管我们以前怎么苦,都是值得的。”

“过年难找米汤喝”的地方来了清水

水渠的主渠贯通,河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草王坝村。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村民,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

上个世纪的歌谣唱道:“草王坝是个名,包沙饭哽死人,土多田也多,过年难找米汤喝。”

现在人们很难再把眼前的村子与歌谣联系在一起。

这个沟原名叫螺丝水工程,后来取名螺丝水,但现在村民改名叫大发渠。

“就好像这功劳是我的,这功劳不是我的。是我带头修的,但是是老百姓共同修的。”黄大发说。

黄文秀:爱穿裙子的返乡扶贫女硕士

风华正茂的年纪,她选择泥泞,告别繁华;

青春正盛的岁月,她扎根基层,反哺家乡;

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的扶贫路上。

“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黄文秀是百色田阳县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上大学靠的是国家助学政策。她性格开朗,同学对她的印象是:爱美,喜欢穿裙子,会弹古筝,写得一手好字,有一点时间就专心致志地学画画。

她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热情阳光的感染力。年,她从北师大硕士毕业后,没有留恋都市的繁华,选择回到广西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定向选调生。   

为什么要回到贫穷的家乡?黄文秀说:“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我跟她说,以你的能力,留在北京没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黄文秀的导师郝海燕建议她留下来。

可黄文秀仍然坚持内心想法,“我是从广西的贫困山区出来的,我想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

将扶贫当作“心中的长征”

年,黄文秀与群众同住一间屋、同坐根凳、同吃一锅饭、同饮一瓢水,带着大家修路、安路灯、建蓄水池,带领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人,共计88户人。

寥寥数字,就是一位年轻女孩的一生。肩扛干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面对脱贫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她没有退缩,一次一次向贫困户家里跑,帮他们干农活,带领群众摸索并发展了适合本村的产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逐步走上小康之路。

在黄文秀的扶贫心得体会中,她这样写道:“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

“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曾经的花裙子已在箱底落灰,换来的是奔波在乡间农舍中她匆匆的身影;曾经的城市霞虹已遗忘在记忆角落,换来的是山路田间摘福种茶。

驻村工作太忙,她没有办法尽孝,谈到对父母的亏欠,这个开朗爱笑的女孩也曾对着好友流下了眼泪。她去看望刚做完第二次肝癌手术的父亲,走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按时吃药。”

在百坭村的驻村宿舍,黄文秀曾居住过的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除了床铺,仅有简易书架和电脑桌,桌上放着她下村时戴的草帽,书架上摆着两本她的驻村日记。这一年多来,黄文秀在驻村日记里记录着她对百姓脱贫致富的期盼,也记录着她的每一步成长。

“从3月26日到现在,一共67天,我是我们村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还不够勇敢。”

“年7月26日,我们村产业园的牌子直在努力中,5个致富带头人也在培养中。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

“年8月15日,我发现我的方言进步了,可以和贫困户完整用桂柳话交流了。”

“年8月16日,不知不觉就到了8月,时间过得真快。我以为自己无法坚持,但真的走到了今天。”

“年10月15日,通过这次走访,我发现还有很多细节要弄清楚,如新农合、新农保的相关问题。”

“年11月2日,今天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一直在开展研判。今年计划实施88户人的脱贫任务。一户一户地研判,扎实开展一系列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

……

年6月17日,黄文秀遭遇山洪,永远留在她牵挂的大山里。

参考资料:

央广网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ls/12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