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两集,就拿下全国第一,高山清渠打

水,是生命之源。

今天的我们很幸福,打开水龙头就会有自来水哗哗流出,因此也越来越少有人意识到,在曾经严重缺水的山区,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黄大发是草王坝村的一个年轻人。

年轻的他有一个好身板,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可是在草王坝这个地方,遇河河断,根本找不到水,没有水,自然也种不了什么像样的庄稼。

穷,是这里最为明显的底色。

当地更是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做“宁把闺女推山崖,不让嫁到草王坝”,话虽然不中听,但说的却是事实,可大部分村民们或不想“挪窝”,或者“挪不了窝”,于是穷就一直延续着。

一代一代又一代,直到黄大发这一代依然如此。

电视剧《高山清渠》讲述的就是这里的故事。

在白天的时候,央视就已经在社交媒体上连发多条动态为该剧预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部剧在今晚首播两集的前提下,就强势拿下了全国收视率第一的宝座。

看点在哪?

1、情感真挚,才能打动人心

年的4月25日,中央宣传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的称号,次年,他又当选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年,黄大发又获得了“最美奋斗者”的个人称号。

年的6月29日,黄大发被中共中央授予了“七一勋章”。

他是谁?他到底干了什么?

曾经的草王坝村缺水严重,吃水的困难程度是现在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村里人每次去最近的水源挑水,一个来回往往要走上两个小时。

水回来怎么分?

按勺分。

生在草王坝,长在草王坝的黄大发,深知家乡为水所苦,因此年轻时的他,就立下了“让山里的人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并开始着手行动。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多名群众,历经30多年的时间,依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早已磨出了层层老茧的双手,在悬崖峭壁之上,硬生生的凿出了一条长米的“生命之渠”,彻底结束了草王坝缺水的历史。

黄大发也因此被称为“当代愚公”。

电视剧《高山清渠》的故事,就根据黄大发的真实事迹改编,剧集处处透露出四个字“情深意切”,也正是如此,我们才能再次感受到其精神的伟大。

2、正剧导演,搭配实力演员,方显质量之诚

在去年的上半年,一部小成本古装网剧上线,男女主演几乎都是演艺圈的“小透明”,但依靠着足够“硬核”的质量,还是赢得了海量的好评,它的名字叫做《御赐小仵作》。

至此,已经拍了将近20年正剧的导演楼健,才被大部分观众所熟知。

当被网友问及为何会“下凡”拍网剧时,他坦诚地表示就是喜欢拍剧,并且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是用学到的东西,在规规矩矩拍戏而已。

而在《高山清渠》中,也处处彰显出正剧的范儿。

比如在黄大发来到小兄弟的屋中找水时,小兄弟立马捂紧了被子,为啥要做出这样的反应?

因为他,没有穿裤子。

在艰苦的年代,缺吃少穿绝不仅仅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有些家庭里,兄弟好几个,惨一点的就只有一条相对完整的裤子,往往都是谁出门谁穿,剩下的人,就窝在家里闭门不出。

该剧的演员,老实说,名气不大,但几乎个个都是实力派。

黄大发的饰演者李健,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先后参演了多部电视剧,他在《永不磨灭的番号》中饰演的孙成海,让大家眼前一亮。

次年,李健又在《中国骑兵》中饰演了沉默内敛的胡彦民,从此,“豪气硬汉”的就成为了他身上最为响亮的称号。

其他的实力派演员,还有马境、周璞、戚云鹏、赵禹晴、李麟、张曦文、郭昊伦、王政、张煜龙、童振军等10位。

3、故事有趣,才能快速入戏

“水是啥呀?”

“那是盼头,是命,是咱草王坝的梦”。

年,刚刚从抗美援朝撤下来的徐宏良,来到了偏远的山区,他猛然想起了曾经的小兄弟黄大发,他正是草王坝人。

此时的黄大发正在干嘛呢?

为娶媳妇发愁。

能说会道,有着一副好身板的黄大发在草王坝,绝对是一号人物,但受限于严重缺水,草王坝的穷,使得黄大发差点成为了“上门女婿”。

他和徐开美情投意合,但要说到结婚,那该有的仪式和阵仗还得有。

这可难坏了黄大发。

别说是结婚前应当备下的四样礼一样都没有,就连未来岳父领着家人前来,连一杯像样的水,都显得捉襟见肘,大意之下,黄大发还把洗脸水和饮用的水,给搞混了。

那该咋办呢?

洗脸的水不干净,预备喝的水相对干净,但是依然分不出来了,那就只能把两样水混到一块,这样一来,水既不干净,又干净。

这么天才的主意,也只有黄大发能够想得出来。

可未来的岳父被黄大发的操作,气得乐了起来,于是就给黄大发指出了两条路,一是和开美的婚事就此作罢,二是来到他家入赘,并改姓。

骨头硬,脾气更硬的黄大发,断然拒绝了入赘的要求,徐开美执意要留下来。

于是这个深夜,一场因为大发结婚引起的两村争斗,已经一触即发,两村各自有数十人前来助战,双方言辞激烈,眼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徐宏明的及时到来,暂时化解了这场危机。

电视剧《高山清渠》没有深陷于主旋律叙事的窠臼,而是充分尊重了影视剧故事的构建,先用多处细节彰显人物处境,然后再用几个事件,制造出戏剧冲突,从而反衬人物性格。

4、时代之歌,彰显奋斗精神

假如你没有处于那个时代,那个环境,那么你大概就无法感同身受,正像那句著名的话一样:“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黄大发在决心打通隧道的时候,有人笑他傻,也有人笑他痴。

毕竟在当时,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很难支撑起这样一项工程,但黄大发就是不肯认输,硬是带领着村民们打通了一条米长的隧道。

然而,困难和挫折是一直存在的。

因为达不到目标,水渠被废弃之后,已经54岁的黄大发,向组织申请到枫香水利站学习水利知识,终于在他的努力之下,年底,修渠工程终于立项。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

前所未有的悲痛向黄大发袭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充斥着他的全身,可他的耳边,依然回荡着他曾向村民们许下的诺言:“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

年,主渠终于贯通,村里的老人们见证到了人生中从没有梦到过的奇景:“河水第一次满满当当的流进草王坝村,就如同干裂的嘴唇之上,有了水泉的湿润”。

这条渠,被命名为“大发渠”。

也许这个时代中,许多人并不曾认识这个叫做黄大发的老人,或许也早已经将他忘记,但是他曾用大锤和钢钎,留在山体之上的一道道痕迹,将会穿越千万年的岁月,去往我们精神家园的尽头。

他早已经在那里,笑呵呵地看着潺潺流水而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ls/12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