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属下喝酒不给钱还砸店,郑板桥这样赔罪,店掌柜亏大发了
有一年,郑板桥去山东潍县做知县,赴任时,一不骑马,二不坐轿,身穿便服,一路走路査访民情。进城后,他觉得肚里饿了,就走进一家小酒店歇息用餐。店掌柜赶忙端茶斟酒。郑板桥边吃酒边和店掌柜交谈起来,店掌柜问:“听口音先生不像本地人,请问尊姓大名?到这里是经商还是访友?郑板桥说:“实不相瞒,我叫郑板桥,我是来揽生意的。”
俩人正谈得投机,只见两个公差进了酒店高声大嗓地叫道:“拿好酒来。”店掌柜不敢息慢,马上端来好酒好菜。
不一会,两个公差吃饱喝足了,一抹嘴抬腿就走。掌框拦住说:“官爷,本店生意小,还请留下几文。”
“噼啪”一个公差照着掌柜脸上就是一巴掌,骂道:“老子吃酒从不掏钱,滚一边去。”说罢推开掌柜,另一个公差甚至直接把酒桌掀了,这是要砸店呀。
郑板桥一看,立刻激怒了郑板桥,他把酒杯一蹾,高声叫道:“好生大胆的衙役,快交酒钱。”对面两个公差伸脖子看了看郑板桥,只见他穿一件油大褂子,袖口边都破了,布鞋旧帽很不起眼,冷言冷语地说:“你有什么能耐,敢在这里嚷嚷?信不信大爷打得你满地找牙。”
郑板桥正色道:“你们可是本县衙门内的人吗?”
“怎么?我们正是。”俩人还自鸣得意地说:“我们今天就是专来迎接新任知县郑板桥的。”
“哎呀,他就是郑板桥啊。”店掌柜又惊又喜地对两个公差说。
两个公差嘲笑地说:“就冲他这身打扮,嘿嘿……”
这个时候,外边又进来几个公差,跪在郑板桥跟前说道:“请大老爷。”这一下可把两个公差吓坏了,赶紧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小人有眼无珠,多有冒犯,乞望大人恕罪。”
郑板桥说:“饶你们好办,可有一件事你们要依我。你们要把在此白吃白喝的钱如数还清,并且向老板赔罪,将损坏的酒桌修好,从今往后不许再欺辱百姓,胡作非为。并传我的话,衙役三班,如哪个敢再仗势胡闹,定要严惩。”
第二天,郑板桥又来到这个小酒店。他看到酒店又窄又破,就对掌框说:“昨日我手下衙役在此闹事,非常对不住,今日特来赔罪。你这酒店需要修缮,我资助你六百两银子,你看够不够?”
“你别开玩笑啦。”店掌框说:“别人不清楚,我还不知道吗?你虽然是知县,却两袖清风,有俩钱也都周济了别人,别说六百两,谅你手头上连二十两也拿不出来。”
“我决无戏言。”郑板桥说:“你去买一最好的宣纸,备好笔墨,烧一盆洗脚水,我用这些东西为你造钱。”
店掌柜只当开心好玩,就照他的吩咐备齐了。
郑板桥端过来洗脚水,洗着洗着,只见他把两个脚后跟蘸了些墨,然后就在画纸上跺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郑板桥把脚洗净,趿拉着鞋把画纸铺在桌上,然后抓起笔,连勾带抹,“唰唰唰”三笔两下就画成了。
店掌柜的凑近一看,呵,画面上这边是几枝翠竹,那边是几棵芦苇,中间是一片池塘,池塘里是各式各样的螃蟹,个个像活一般的,真画神了。最后郑板桥挥笔题字——《醉蟹图》。这便是赫赫有名的《醉蟹图》的由来。
酒店掌柜不识货,觉得不值几个钱,跑到当铺只当了六十两银子。后来,有人用六百两银子买下了了这《醉蟹图》。
本来郑板桥是要给店掌柜赔六百两银子的,但是没想到这店掌柜不识货,只得到了六十两,反倒让当铺白白得到了五百四十两银子,如此看来,店掌柜是亏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