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用温情的声音成就与经典的美丽相遇,用熟悉的文字润泽你纯真的心灵,用细腻的意境留住这诵读的美好时光……“苏宿之声”与您相伴。本期朗读者四(5)班王禹迪同学为您带来《四大发明之造纸术》。
朗诵音频
主播推介
王禹迪,来自四(5)班,他是一个既聪明又勤奋的阳光男孩。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尊敬老师、友善同学、兴趣爱好广泛,喜欢踢足球、看书、画画、打羽毛球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校期间曾多次荣获“博雅少年”“道德之星”等称号。
学习格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大发明之造纸术
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年至公元前8年),中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
远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许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直到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术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
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这种纸的表面平滑,还可染色;幅面宽大,又便于裁剪;柔软耐折,可任意舒卷,便于携带与存放;寿命长,易于保存;造纸原料易寻,价格低廉;用途广泛,既可作书写、印刷之用,又可用作包装材料等。这些无可比拟的优点,使得纸一经发明,便经久不衰。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造纸术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文化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1
END
1
供稿:张赛赛
美排:卜金生
审核:申辉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