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国际网上营业部大蒜调研团队深入产区,抵金乡、巨野、中牟、杞县、邳州、莱芜等主产区进行实地苗情调研。
声明:本文转自蒜期网,仅作参考!转载不代表本部赞同其观点!不保证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与正确性,客户依此进行投资决策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本部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看点
大蒜产区苗情调研札记(一)
现在库蒜一般混级现货价格在2.2元左右的价格附近上下波动,价格上涨困难下跌也不容易。很多人都在疑惑,目前市场面都知道库内大蒜还有多万吨,怎么现货价格就是不掉呐?按理说去年大蒜产量突破历史新高,鲜蒜价格触底,很多人抄底进入,大蒜价格被认为抬高。大蒜入库后,大蒜的库存肯定消化不完,所以到来年新蒜上市的时候,库蒜肯定要砸市。所以很多人就在等着看存蒜的笑话。好吧,现在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新蒜即将上市,老蒜何去何从?但是,大蒜行情实在让人无奈,大蒜价格还是稳定在2元以上,存蒜仍然是赚钱的。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几种比较有代表性。大蒜刚开始上涨是说存蒜的赌减种。种完蒜之后,市场上又流传冷冻。冬天确实出现了几天极寒天气,接着开始炒受灾减产。减产的热度还没完就又炒作倒春寒。倒春寒的话题可以慢慢预热,结果春节大蒜的旺季又来。所以大蒜就没有降价的时候。现在年过完了,留给储存商唯一的希望就是大蒜减产了。目前看来这口气还是要接着赌一赌,因为续库费时间段大蒜价格不跌反涨,就说明大家还是看好减产。那么大蒜到底减产了吗?蒜期网团队一行考察大蒜产区苗情,就是来看看今年大蒜到底长得怎么样。为此,我们计划了一下调研路线:金乡及周边产区、开封、中牟、杞县、通许、邳州、莱芜。一路走一路看。每天晚上向大家汇报一下考察的情况,供大家参考。第一站金乡兴隆。首先从大田长势看,苗情没什么毛病。当地的蒜农反应,今年和去年的情况相差不多。不过呐,去年的黄疸发病情况较多,今年大家都提前预防了,这个情况要好的多。当然也有人反应几年大蒜膨大的要晚一些。大蒜地还没浇水冲肥,没办法确定最终产量。蒜农看到我们在考察苗情,以为要包地块,张口就推销起来。我们问了一下,普遍的期望比较高,一亩地怎么也不能少了三四千。个别农户也在嘀咕,现在库里面蒜怎么多,新蒜还能卖上价吗?兴隆这边的投入都比较大,单是肥料一项就有-0元。一亩地干蒜能有斤的收成,加人工加蒜种钱,大蒜没有2元一斤,下年都不愿意再种。第二站金乡王丕。王丕地带人均在一亩半地左右,亩产不足斤,由种植成本来计算,对大蒜的期待在2元以上,否则还不如种植小麦,今年略有减种,有部分蒜农转种小麦,剩余时间做份零工比种植大蒜收益还要高。第三站金乡高河。高河地带属于金乡最优质的产地,亩产能达到斤。我们观察到路边一位大哥正在打棉花拨。大蒜长势郁郁葱葱。这边的产量高,即使价格不高的情况下,收成也可以,所以去年这边老百姓种蒜的积极性不减。种植面积和去年基本持平。这边还有一点就是家家户户都买大蒜保险,一亩地55元,保的价大概在1.75元。第四站金乡卜集。卜集的大蒜相比以上地区长势就明显差了一截。早熟的种植面积明显增加。据一位蒜农介绍,大概早熟蒜能占到一半。她的说法是,地多,早晚熟分开种,能分散人力,干活方便。当地有不小的圆葱种植面积。第五站羊山胡集交界处。大蒜苗情长势相比去年相差不大。不过我们看到一块比较差的地块。一位路人戏谑着说,如果按照这块地,今年减产大发了。第五站巨野陶庙镇。大蒜鳞芽刚刚分化,苗情长势稍有黄尖的表现。据我们的农学专家介绍可能有疫病。在以上的区域我们发现辣椒的育苗棚有增加的现象。今年辣椒价格不低,老百姓虽然受灾了,但毕竟是天灾。大蒜套种辣椒是这几年比较流行的种植模式。按照蒜农的说法,不种这种啥!天灾毕竟少见,如果下年辣椒还能有6-7元钱,种植辣椒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第六站河南中牟韩寺。河南蒜早熟,现在蒜农都在忙于拔蒜苔。目前蒜苔还都比较小,没打弯。老百姓的说法是,等到都打弯了,就忙不过来了,必须现在就拔。蒜苔一天一个价,两天前能达到6-7元,今天1.4元。我们观察的地块位于韩寺的刁家乡一带。可以看到,有明显的黄叶的现象。也发现一处地块可能受灾的迹象,整块的地都是马尾蒜。蒜农介绍是种的晚,具体原因不明。至于黄叶,有人说法是近段时间全是阴天,天不好。了解另一户蒜农,蒜苔减产。多数蒜农反映,今年大蒜苗情普遍不如去年,大有减产的迹象,好蒜很少,周围十几亩地就看到了一块稍微好点的地块,不足一亩,据农户反映虽然他家的苗情要比其他人要好,但与去年同期自家蒜来比还是有差距。另有农户表示周围其他村里情况也大体类似。我们的农业专家表示,去年本地大蒜的叶片在14叶左右,今年大概在12叶左右,有效叶也只有7片,在减少。本地大蒜投入相比金乡要少。化肥-,三清的人工费用是元左右。路边到处有收蒜苔的车辆。小贩的说法明显不同。今年增产,蒜苔产量大。所以这地方明天还需要再看看看点
大蒜产区苗情调研札记(二)
昨天聊到河南中牟产区蒜农和蒜苔收购小贩对于大蒜增减产相互矛盾的说法,今天我们一早再次来到韩寺附近考察苗青。以期获得更多信息,解开心中疑惑。在中牟县韩寺镇县道两侧云集几十家各地的蒜苔收购商。他们上午时间段基本处于开业前的阶段。这时蒜农正忙于拔蒜苔,大约11点左右,蒜农们开始出售今天刚摘的蒜苔。据小贩说,今年蒜苔产量还是增加,蒜苔的价格更是明显有下压的倾向。今年在这条街道上收蒜苔的车辆相较往年减少,主要是因为终端市场饱和,无法继续承受那么多的蒜苔产量,自然小贩的数量有所减少。县道两侧大蒜苗情长势还是不错的。我们特意数了一下大蒜有效叶片的数量大概在7-9叶之间。当地蒜农反映今年的锈病较往年严重,黄叶和黄尖的现象突出。但是由于蒜农们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多次用药,所以我们从大田倒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严重的情况。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有些地块偶尔也有根腐病的迹象。如果仔细观察叶片确实能够看出细红斑点较多。这种情况发病多,但是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所以从叶片的数量、长度、颜色以及蒜苔的产量来看,难以得出减产的结论。当地蒜苔的价格在1.4-1.5元一斤,如果雇人拔蒜苔,成本大概要1.2元,自己能挣3毛钱。当地的蒜苔从蒜棵上抽下之后要侵泡在水中,这样更容易困扎和装车。蒜苔卖完之后,蒜农直接把水泼在地上,所以整条县道就像刚下完雨一样,到处是水。下午大蒜苗情考察团一行来到杞县五里河镇,这里是河南早熟蒜种植区。这里的早熟蒜分为两种,一种是辈辈早,另一种是普通的早熟蒜。这个辈辈早也是根据当地人的音译而来,不确定是否字写正确。这种蒜在种植之前需要在冷库中提前打冷,人为让大蒜打破休眠状态,提前复苏,就能争取早上市,抢占市场。现在辈辈早已经销售完毕,普通早熟蒜开始供应市场。辈辈早这种鲜蒜只能发往市场,既不能晒也不能存冷库,就是鲜食大蒜。早熟蒜如果现在挖下来,也会因为干物质积累不够等,不能晾晒和储存,必须发市场。早熟蒜一旦上市,不管是质量还是价格,辈辈早就没有优势了,就会退出市场。今年这里的鲜蒜产量大概在斤左右,和往年持平,基本没有减产的迹象。在五里河遇到一位收早熟蒜的商贩。据他介绍,周口淮阳一带大蒜有减产的迹象,不过当地的种植面积较小,影响不了大局。淮阳的大蒜的个头要比杞县这边的大,可能是因为种植的密度低的缘故。杞县这边今年早熟蒜上市的时间相比往年要晚了大概5天的时间。目前的产量和往年类似。现在早熟蒜上市,但还未真正成熟。蒜头大概有7-8层皮。今年鲜蒜上市时间晚,所以大蒜还在生长。如果按照这种情况来看,大蒜的单产还将增加。五里河这边包地的价格在-3元每亩。鲜蒜价格大概在1.7元一斤。不过当地蒜农卖蒜的积极性非常高,甚至有些急切,所以价格还有走低的可能。这边包地是指包下地块,然后自己找人挖蒜装车。挖蒜装车的价格一亩地元。但如果是陌生人或者包地户的话,当地的工人要价要高,大概要一亩。一位热心的大姐提醒我们,如果包地一定要砍砍价。考察的时候,我们观察到一户刚出售完毕的。一亩四分地,收入0-,其中包含蒜苔的收入。不过这足以让邻居羡慕不已。纷纷介绍自己家的地块好,完美地把我们当成包地块的商人了。看着他们略显着急的心情,我估计鲜蒜的价格还能降降价。目前到处都是收蒜苔的,但是卖蒜苔的更多。蒜苔一会一个价。人一多,小贩张口就压价。部分小贩只收篱的,这样的蒜苔更长,对蒜的伤害也很大,除非马上开挖,一般不采取这种方式。不过大部分蒜农嫌麻烦,拔断的更多。下站我们来到了杞县的裴村店。这里应该就是杞县蒜区的边缘部分了,大蒜的种植面积显著下降,小麦是主要的农作物了。而且这边是以晚熟为主,大蒜鳞芽刚开始分化。大蒜的苗情到算正常,只不过晚熟蒜比早熟蒜而言,蒜棵看起来就细多了
看点
大蒜产区苗情调研札记(三)
邳州作为国内重要的大蒜产区,也是全国单产最高的产区。今年邳州产区的苗情又是怎么样?今天调研团队一行首站来到了邳州碾庄镇。碾庄镇是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华东野战军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全歼黄百韬兵团,为夺取淮海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走向了转折点。而这个革命老镇也是国内大蒜单产最高的地方。邳州这一带大蒜种植的品种以大青稞为主,这个品种的叶片更长,植株粗壮,再加上当地特有的气候地质条件,生长的大蒜普遍在六个以上,甚至能达到八个半以上,造就了大蒜的高产现象。大青稞这个品种鲜蒜的产量大概4斤左右,干蒜也得-2斤,高产地块的单产甚至能达到斤以上。刚走进碾庄地界就发现这里大田的情况长势与往年明显不一致。有一块地块蒜苗比较矮小,整体感觉苗稀,而它附近的地块的长势就稍好一些。由于同样一处地块,往年考察过,所以我们的专家能够很敏锐的发现蒜苗矮小的情况,虽然蒜苗较往年矮小但是蒜杆并不细。不过刚来邳州,发现一处大田长势不良的情况,可能属于偶然现象,我们不能贸然下结论,需要进一步考察。下一站我们来到了碾庄镇省道附近。观察发现这片大田的长势也不如往年,整体蒜苗的高度偏矮,而且部分地块黄叶情况比较严重。其中顶部黄叶的可能是疫病引起的,底部黄叶的现象则是由叶枯病引发的可能性较大。今年黄叶的情况是顶部和底部都有,混合发病的概率要大一些。而且部分地块也有少量蒜稞有根腐病的情况。这边大蒜的田间管理与金乡等地稍有不同。比如施肥,金乡地界多以浇地时冲肥为主,这边更倾向与撒肥,由于地质原因,这边一般采取喷灌式浇水。由于大蒜附有地膜,这样的话肥效可能要丧失一些。要说这片大蒜植株矮小,但是我们数了一下叶片的数量大概也在7-9片,就是植株变短。而且植株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上部两片叶片明显偏长,比例失调。这种情况可能造成整片大田的后期的密度增加,透风性受影响。当地蒜农反映,今年附近村庄的蒜田大蒜普遍有偏矮的现象,但是蒜稞的粗度够。所以他认为今年大蒜的长势还是可以的。因为蒜粗代表蒜苗的活力还是有的,生命力还在。高度不够可能是天气过冷导致的。据这位蒜农反映,有少量的地块有死苗的现象,也是因为天冷冻死的可能性比较大。同时,这边有些种植早熟蒜的农户普遍有死苗现象。我们继续沿着省道前行,来到碾庄镇与宿羊山交界处,发现这里的大蒜的长势要好一些。但相比往年仍然处于稍微偏差的状态。虽然现在大蒜的高度偏矮,但是并不一定意味单产怎么样。现在是大蒜生长的关键时期。大田还需要施肥、浇水等管理。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大蒜的生长情况还可能有不小的变化。好庄稼合作社致力于庄稼增产、农民增收的宗旨,为您提供行情信息、农资销售、技术指导等一条龙服务,欢迎大家惠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