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发绝壁上挖渠改变家乡

  遵义市播州区大发天渠党性教育陈列馆里,86岁的黄大发缓缓走过长廊,仿佛走入时光隧道,墙上的一张张照片,将他的思绪拉回到上世纪60年代。问起当年挖渠的初衷和艰苦过程,黄大发深叹了一口气:“辛苦得都有点不想回忆了。”

  近日,“修好共产党人心学——丰碑与实践”主题采访团来到播州区团结村草王坝。黄大发精神矍铄,带着大家走到田间地头,走到他用了半生时间带领村民在悬崖绝壁凿出来的天渠上。

  “那时家乡缺水太严重,大家饭都吃不饱,我作为共产党员,决心带领村民改变家乡。于是,我们前后花了三十多年时间,靠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近10公里长的水渠。”黄大发说。

  如今,走在草王坝的田间地头,黄大发满满的都是骄傲。他指着不远处正在施工的大桥说:“这是遵义到仁怀高速路要经过的大桥,快合龙了,以前哪里敢想高速路都修到了家门口。”

  随后,黄大发兴奋地带着大家来到一处观景台,在他的前方米处,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掩映下,是新建的旅游民宿;在他的身后,是建成不久的大发天渠旅游服务中心,现代化的美学建筑、木材和石头的绝妙运用,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真的太开心了,以前我以为只有到贵阳和遵义才能看到的现代化景象,哪个晓得,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了。”黄大发感叹地说,以前大家修渠是为了能吃上大米饭,现在不仅吃穿不愁,而且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田原彭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bs/9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