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影视圈观察所记者刘平安
有人说它是中国版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也有人说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类似韩国片的现实主义之光,还有人说它令人想起《摔跤吧!爸爸》等一系列具有社会性的“印度神片”。
以上三个评价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影片在中国电影语境下的宝贵——中国观众最常说的那句“中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这一次,《我不是药神》都拍出来了!
可能因为主演是曾推出过“囧系列”的徐峥,也可能是因为宣传海报的“误导”,很多人都以为《我不是药神》是一部没心没肺的喜剧。结果,大家都是哭红了眼离场。
影片剧情在欢乐幽默的基调中开场,略略夸张的戏剧表演,不疾不徐地走向残酷现实,涉猎到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和医药公司的商业困境,真实、细腻、有力量。
它可以用一句“人生只有一种病——穷病”,就如钝锤般在你胸腔内沉重一击,它也会用最后的一段独白戏:“今后都会越来越好吧,希望这一天早点来”,给生之为人的无力和虚无开一扇小天窗,透点光。
随着上映日期将近,《我不是药神》也开启了大规模点映,截至发稿时,到3号就超过万分账票房。而且昨日还以点映的形式,超过正式排片的《动物世界》成为单日票房冠军。
不过更开挂的是其爆棚的口碑,也许你也已经看到了社交媒体和朋友圈上大家是如何为它花式打call的,甚至果断将其列为“年度最佳国产片”的影迷也不占少数,甚至有人衷心希望它的票房能达到亿,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部电影。
可以预见,7月6号上映后,这股“自来水”都将会汇聚成河,最终释放出无限势能。
故事
《我不是药神》可以说是徐峥饰演的角色“程勇”的蜕变史。
在一股浓烈的印度咖喱味儿中,《我不是药神》开场——观众朋友们不必疑惑,你绝对没有进错放映厅。
咖喱味儿之后,一个油腻邋遢的中年男人登场。
他叫程勇,在上海经营一家“男性保健品”小铺,不过因店内的“印度神油”长期滞销,他每天都要在“拍苍蝇”和躲避房东催租中浑浑噩噩地度过。
老父亲卧病在床,程勇平日无暇照顾就把他丢在养老院托管,只是偶尔会去看看;而和妻子也早就离婚分居,原因是他总是对妻子施暴动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大概都留给了孩子,但也难掩其“怂挫”本性。这个角色市侩自私、猥琐无能,可以说是极普通又典型的“烂人”一个了。
直到慢粒白血病病人吕受益的登门拜访。吕受益讪讪地问陈勇能不能去印度“代购”一款叫“格列宁”的仿制药,这款药印度出厂价卖,而瑞士的正版药则要4万一瓶。
为了赚钱,程勇开启了“代购”人生,但随着他认识并了解越来越多的白血病患者,程勇隐藏在心底的善意逐渐扩大,他从奉行“命就是金钱”的发难财的小人,转变成一个值得尊敬的“平民英雄”。
其实,类似的讲述小人物转变的故事,好莱坞宝莱坞韩国日本的我们都看过不少,但中国电影出产的,且能如此出彩动人的,“程勇”大概是近年罕有。出彩的原因,更多在于剧本的细腻铺陈和严密推进。
在《我不是药神》中,程勇并不是“一秒劈叉式”的度性格“突变”,相反镜头不断捕捉到他人性的弱点和瑕疵,就算当故事进入“伟光正”的发展轨迹后亦如是。
比如在火锅店散伙的戏,因为惧怕被举报而入狱,程勇选择了退缩自保,末了还大发脾气、狼狈掩饰。
主演徐峥就曾在发布会上谈到过这一幕,出于演喜剧时“保护角色“的惯性,徐峥说他开始演时总会有藏着掖着角色的私心,但导演文牧野却不允许他这般小心翼翼、避重就轻,逼迫他”暴露角色弱点“,这种人性与道德的冲突不仅真实,还能让人看到程勇内心的挣扎和他人性的闪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物的“纸片化”,观众也更有代入感和触动。
《我不是药神》是有人物原型的。年无锡的”陆勇事件“轰动全国,陆勇人称“药侠”,他帮助了很多白血病患者(包括他本人)获取了高性价比的印度仿制药,最终也加快推动了国家将“格列卫”(电影中叫“格列宁”)等药物纳入医保范围。
现实中,仿制药是陆勇从一位韩国病友的留言上看到的,而片中联系药商、打通病友群的事儿,也基本是陆勇一人完成的。
可以看到,《我不是药神》在真实事件上进行了非常丰富且有层次的再创作。
除开男主角程勇,剧作里还安排了一整个“代购小队”,每位队员的出场都相当好看。
而在前半段搭伙开干的剧情里,更是穿插各式的插科打诨的笑料和啼笑皆非的奇葩事儿——比如程勇和牧师的“鸡头鸭讲”,比如大砸竞争对手场子的闹剧,比如戏中某位男同胞对另一位男同胞的“咸猪手”,还有融入警匪片中常见的街巷和楼道追逐戏、追车戏......
各种元素的配合与融合,以及导演对节奏张弛有度的合理把控,使得故事相当耐看。后半程,故事急转直下,转向残酷的现实——可以说前半段有多轻松欢乐舒畅,后半段就有多无奈挫败和心塞。
另外,欣赏文牧野导演冷静克制的镜头。他不仅做到了把人物拍的好看、立体,将故事讲得动人、具体,他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同款韩国电影中过度煽情的”套路“,写实、真实是这部片最宝贵的地方。
表演
吕受益(王传君饰)瘦瘦高高、犹如竹竿,且因为生病的关系,整个人有一种不断萎缩、舒展不开的感觉,他很细碎鸡毛小家子气,他的镜头从一开始就基本离不开吃——见人第一面就爱给人塞橘子吃,在街边大口地扒盒饭,嘴里的小笼包还未下肚就讪讪地和店家喊:“诶小笼包再来一屉嘛”。
他说:“知道得病的时候老想死;但看到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立马就不想死了”,所以他要活,他整个人就同他的吃相一般,是充满着求生欲的,甚至那模样是很贪婪的。
思慧(谭卓饰)为了给女儿治病,当脱衣舞娘挣钱。老实讲,“脱衣舞娘”是极容易落入俗套的角色,但导演通过一段“代购小队”的团建戏,将这一压抑内敛的女性角色的苦闷和憋屈都释放了出来,非常到位。这一戏份相对较轻的女性角色,也贡献了关键泪点。
打杂小弟“黄毛”(章宇饰)则是愣头青、小混混一枚,为人仗义,脾气火爆,一登场就和程勇来了个“玩命对抗”。
他不爱言语,连对程勇大声致谢都要别扭好久,但关键时刻,为了在乎的人他是能随时拼命的。他和徐峥饰演的程勇有大量对手戏,两个角色见证彼此的成长和蜕变。
最后是担当翻译的神父(杨新鸣饰),一个神职人员,为救命铤而走险做违反法纪的“代购”。这个角色基本是戏中的搞笑担当了,表演稍有些舞台化的滑稽感,台词很逗。
这一伙五人,彼此间激发出巨大的化学反应和戏剧张力。
再加上周一围饰演的正义警察、李乃文饰演的药厂反派、王砚辉饰演的死对头,他们的搅局也为故事增添更多不稳定因素,最终人物间的关系和故事的各个分支线汇聚到一点——
生之为人的无奈、冲突和矛盾如此之多,
但“我不想死,我想活,行吗?”
稍微遗憾的是上面提到的反派角色相对单薄片面,周一围的警察角色总是来去匆匆、一惊一乍的,药厂反派和同行死对头则基本是坏到底、奸诈到底的模样。但鉴于影片需要从过审的角度取舍平衡,所以整体瑕不掩瑜。在《我不是药神》中,演员集体的表现和他们各自背后的“拼命”,都值得被疯狂点赞、用力打call。
凭借戏中开挂的表现,《我不是药神》已经被很多影迷视为“徐峥的封神之作”,炸裂、开挂、精湛、教科书级别......再多的溢美之词,对徐峥的演技而言,都不嫌多。下面这个举例也许并不完全得当,但绝对贴切——徐峥堪称“中国版宋康昊”,影帝级别,整部戏的定海神针。
在此前的发布会,徐峥曾谈及接拍此片的初衷:首先是对角色的喜爱,他被角色的内心转变所打动,“一开始是想自救,想赚钱,但在过程中他见证了生命的脆弱,然后主动站了出来”。
这样的小人物式的英雄故事也让他相当感兴趣,“希望告诉观众,并不仅仅是韩国片印度片能拍这种社会现实题材,中国电影也可以拍”;最后他还说,作为电影人,是有承担起社会责任、传递正能量的责任的。
为了程勇的角色,徐峥也付出许多,根据此前《我不是药神》曝光的特辑,徐峥身兼主演及监制在片场“战斗力”爆棚,超高强度的场戏艰苦付出,而他最头大的哭戏,徐峥也硬着头皮突破瓶颈、拍到深夜五点。
接下来的电影颁奖礼,十有八九要看徐峥横扫最佳男主角了。
作为配角的王传君,也相当抢眼,尤其是很多人对他的演技还停留在电视剧《爱情公寓》,一个电视咖出道的年轻男演员,不仅妥妥hold住了大银幕的考验。还将角色诠释得入木三分,所以会分外惊艳。
他在背后其实付出很多,首先是像个橡皮人一般快速减重20多斤;其次是剃头,再有为了一场在病榻上的戏能呈现出“整个人都塌下去、垮下去”,他在拍摄前硬是熬了两天没睡觉。
在戏中王传君有很多高光时刻,比如散伙火锅局的那句“是不是大家都喝多了?”,以及病榻上的奄奄一息:“没有药了,就这样子啦。”
都是一句台词,就能攻陷观众心理防线的……
说来也有趣,徐峥和王传君的配置,仿佛是复刻《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马修·麦康纳+杰瑞德·莱托的组合,戏里角色的关系设置类似,两人又都是演技大飚的节奏,接下来也都是各自承包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节奏。
“黄毛”章宇的表演则有股狠劲,颇有杜琪峰或吴宇森的江湖电影的范儿,这个角色还有股倔强的天真劲儿,需要在不动声色中演出层次,难度不小。
而谭卓的角色也属于不露山不露水的类型,但同时又要在细微处表现出情义爱恨、阅历苦难,虽然戏份有限,但也是留下了重要一笔。
此外,谭卓为了戏中短短20秒的钢管舞镜头,不仅磨出一身伤痕,脚踝也留下了永久性损伤,代价颇高,如今获得观众肯定,她的努力也算值得了。
导演
文牧野是宁浩创立的坏猴子影业“72变电影计划”签约的十位新导演之一。在执导《我不是药神》前,只拍过若干短片,其中年拍摄的《斗争》斩获FIRST青年电影展大学生电影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年的《安魂曲》在香港引起轰动,并入围过洛伽诺电影节等国际影展的短片单元。《斗争》海报
《安魂曲》海报
最早看到《我不是药神》初稿剧本的是宁浩,并且他充当了媒人,把这个故事叙述给文牧野,也把徐峥介绍给了文牧野,如此组盘,“铁三角”也就成型了。
宁浩也在片中惊喜客串,他的登场虽然短暂,但足够博君一笑。
徐峥、宁浩两位监制都对文牧野的导演能力异常赞赏,徐峥更是曾在发布会上爆料,文牧野对影片非常精益求精,所以往往都要拍很多条,因此获得外号“文保保”。
面对两位资深电影人,文牧野的态度更是令人佩服,他说感谢各方加持,还有就是“不必害怕自己犯特别大的错误,同时也会鞭策自己要做得更好”。如此淡定踏实、清醒沉稳,已经迫不及待期待他下一部作品了!
我其实已经二刷了《我不是药神》,但就算是二次消化、二次品味,我的看后观感都只有三个字:“去看吧!”
这部电影的好,需要你到影院体验。
版面编辑:刘奕伶白殿疯能好吗北京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