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处祖国大西南腹地,这里山水相宜、人地相洽,民族和谐、城乡和美,书写着团结进步的中国故事,创造着天翻地覆的发展奇迹,蕴藏着无数的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拥有文艺创作的资源富矿、具备打造精品的无限可能。画家刘海粟在《花溪语丝·序》说:“贵州山水在孕育着交响乐的情绪,当文化积累到高峰时期,一定要出震古铄今的大天才,来吟唱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大悲欢!”去年八月,“全国音乐名家大型采风创作活动”走进贵州,艺术家们纷纷感慨,贵州藏着的“宝贝”实在太多,在这里发现了文艺的“富矿”,找到了创作的灵感。那么,贵州这座文艺“富矿”,到底富在哪里?一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贵州堪称时代巨变的缩影,拥有文艺创作可以萃取的重大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创造了赶超跨越的“黄金十年”,实现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千年之变”,昂首阔步迈上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凝炼出新时代贵州精神,涌现出无数先进典型。如今的贵州天堑通途、大道纵横,产业兴旺、城乡繁荣,处处涌动着澎湃的浪潮、跃动着勃发的生机。从万桥飞架看中国奋斗、从山乡巨变看中国活力等等,无不蕴含着文艺创作谋篇布局的重大主题,无不生长着文艺作品可以采撷的生动典型。息烽至黔西高速公路的六广河大桥。比如,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的电视剧《花繁叶茂》就取材于贵州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故事。年亮相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的电视剧《高山清渠》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的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描述了贵州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艰难过程与辉煌成果。二文艺是生活的写照,贵州堪称美好生活的集锦,拥有文艺创作可以撷取的鲜活题材。新时代以来,贵州民生福祉大踏步前进、实现历史性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安逸、日子越来越幸福,千百万贵州群众洋溢着充满幸福感的笑脸。连续出圈的贵州台江“村BA”、榕江“村超”,既有乡村“土味”的根基,也有美好生活的加持,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进步,被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其实,像这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在贵州还有很多。比如,“没有围墙、不收门票、没有界限”的贵阳路边音乐会,歌曲的选择和设置既参考表演者的想法建议,同时也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点歌打榜,让参与的群众感受到烟火气里的温情,深受群众喜爱。再如,苗族姊妹节现场,苗族群众身着盛装欢聚一堂,表演民族歌舞,展示民族民间工艺品,向远道而来的宾朋敬酒、挂彩蛋、赠送五彩姊妹饭。台江县苗族姊妹节“万人唱响翁你河”对唱活动。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走进多彩贵州,可以在美好生活的海洋里找到创作的源头、激发艺术的灵感,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三文艺是多彩的和鸣,贵州堪称多彩文化的熔炉,拥有文艺创作可以汲取的丰富营养。贵州文化多姿多彩,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道亮丽风景线,有以遵义会议精神为代表的厚重红色文化,有以阳明文化为精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点的多彩民族文化,有蕴涵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价值的屯堡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是贵州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宝贝”。这些文化,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以不同方式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具有突出的全局价值甚至世界价值,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打造精品的宝贵资源。电视剧《丁宝桢》宣传海报。近年来,我们从这些资源中汲取营养,打造了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大道薪火》《丁宝桢》、京剧《阳明悟道》等,均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