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语花香看贵州丨大发渠畔飞架天桥

由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联合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特别推出的“桥语花香看贵州”大型全媒体直播节目。这一站,我们带你走进遵义市播州区,去聆听一座桥的故事。

“大发渠”

一座天桥伫立峡谷间,拱架气势如虹,飞架于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之上。如此恢弘雄奇的一座桥,名字却来自于团结村当地的一位老村民。

草王坝老民谣: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

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难找米汤喝。

在几十年前,这首歌谣就是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乡团结村生活的真实写照。喝上一口干净水,吃上一口白米饭,是团结村曾经的村支书黄大发,做梦都渴望的事。

遵义市团结村村民赵荷花:

我们基本早上起来,都是看不到爸爸妈妈的身影,因为他们去排队挑水,不然我们一天就没水用。这个水早上用来洗脸,洗完脸之后,我们要再把它存起来,存起来要洗脚,洗完脚还要洗其他的东西。

遵义市团结村村民唐小松:

之前这里也只能种一些玉米,都是抗干旱的作物,如果种水稻的话,根本没办法种,没有现在这种稻田。

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名誉村支书黄大发:

我们农村就是把玉米炒碎,碾成面吃苞沙饭,苞沙饭都吃不饱,没有多余的。水稻都很少,老百姓种的都不够吃半年,因为没有水。

曾经的团结村还叫草王坝,是遵义市的特困村,在村民们的记忆里,这里的水比肉更珍贵。黄大发生长在这里,吃够了缺水的苦,所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黄大发立志要带村民们,挖出一条“生命路”

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名誉村支书黄大发:

困难很多,我修了0多年。不管多大的困难,今年修不通,明年修,我们就是有决心,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在黄大发的带领下,数百村民历经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凿出了一条长约10公里的“天渠”。如今,老支书今年已经88岁高龄,他朴素的衣服上,永远别着一枚锃亮的党徽,他布满老茧的手掌,依然在诉说着绝壁凿渠的故事。

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名誉村支书黄大发:

我们原来这个村集体只收万斤水稻,现在我们收了八十万,现在就是温饱就解决了,水有吃的,大米有吃的,这个家乡就变了。

“大发桥”

记者李旭涵:

沿着半山腰一路走来,我身旁这道水渠看似狭窄,但它却长得看不到尽头,连通了另一座山。整条渠道都要从悬崖峭壁上一点一点地凿出来。如今,这条大发渠里流淌的山泉水,依然灌溉着团结村的每一块农田。大家坚韧不拔的精神,促成了我的前方,大发渠特大桥的建成,桥的名字就取自于黄大发老支书和这道蜿蜒的水渠。

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名誉村支书黄大发:

我当时就听到有一个桥要往这里过,我要下定决心把这个桥要过来,这是我的决心,我的梦想。

大发渠特大桥为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是仁遵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也是一座工程技术十分瞩目的世界性大桥,大发渠特大桥整桥重量超过世界最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大小井大桥,是目前已建成同类型桥梁宽度第一的大桥。大桥位于峡谷之间,两岸地形陡峭,但在黄大发修渠精神的感召下,在桥梁建设团队的努力下,年12月,大发渠特大桥建成通车。

遵义市团结村村民赵荷花:

当时支书都能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把渠修通让我们有温饱,那我们虽然做不到,但他的精神,我们依然是可以受到感染的。

遵义市团结村村民唐小松:

我们这个地方修了公路,还有民宿酒店,带动了我们村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如果没有书记的话,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团结村、没有大发渠、没有这个收费站。

大发渠特大桥通车后,遵义到仁怀的车程由此前的90分钟缩短到0分钟,极大地便利了沿线居民通行。黄大发老支书修水渠的故事也传遍了大江南北,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研学团队或是个人自发地来到老支书家,听他分享大发渠和大发桥的故事。

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名誉村支书黄大发:

桥的名字怎么来的我也不知道,是党和人民立的,我也不会说修个桥会取自己的名字,这是党和人民的认可。我高兴,人来了之后我们的经济就建设了,感谢他们欢迎他们进来,了解我们的家乡,我们是怎么过来的,我们是奋斗过来的。

绝壁凿渠引出希望之水,天堑建桥通开放之路。贵州桥梁人“因地制宜”,将“大发精神”融入大桥建设,“大发桥”与“大发渠”交相辉映。桥语花香看贵州,看的不只是桥的恢弘壮阔,看的也是贵州人的不畏天险、奋勇拼搏的精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bs/12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