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数字报刊平台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这是一部从一开始就知道大结局的电视剧”“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一种无私又勇敢的人格”“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近日,以“七一勋章”“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黄文秀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在央视一套收官,该剧对黄文秀的真实还原获得了大量观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1分。同时,以“当代愚公”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接档《大山的女儿》正在热播,英模题材电视剧为近期电视荧屏注入新的活力。真实生活中提炼艺术元素去年,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功勋》成功“破圈”,也为英模剧创作打开了新的思路。“英雄来自平凡”是新时代英模剧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以《大山的女儿》为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认为,该剧“在塑造英雄典型时,从生活的真实出发,注重用一种全面把握生活、兼容整合的辩证思维来塑造人物,是非常宝贵的创作品格……文艺作品应该追求精神高度,这就是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这部作品的应运而生,形象地回答了青春该怎样闪光的问题。”从真实出发,不回避现实问题的创作态度也在《高山清渠》中得以体现。黄大发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长期缺水的历史。剧集把人们能够想象到的困难放进戏剧中推演,着力表现各个利益群体为了改变生存状态发生的冲撞。用艺术形式联结观众与英模从《铁人》《焦裕禄》到《孔繁森》《任长霞》,及至新时代的《初心》《一诺无悔》《功勋》,“纪实性”一直都是英模剧的“生命线”,但在人物塑造上也由以打造楷模为中心转变为以传播价值为中心。从实际效果来看,近期热播的《大山的女儿》获得高评分的同时,也俘获了一大批年轻观众。榜样人物的传记式剧,打动受众的要点在于用具有艺术性的表现手段把握时代特征,营造独特氛围,以达到戏剧效果。在《大山的女儿》中,以黄文秀为叙事主题,全剧还着力塑造了一组新农村建设者群像,将脱贫攻坚中的热点、难点娓娓道来。它既是一部奋战在告别贫困一线的群英谱,又是一本普及国情教育、打开城乡交流窗口的教科书。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大山的女儿》为英模题材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深刻的主题通过丰富的生活内容和细节来表达而不说教;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具体事件和情节来塑造而不符号化。这部剧把非凡、伟大、崇高这些从英模人物身上升华出来的美质还原成了平凡、普通和寻常,打开了普通观众和英模人物之间的艺术通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xs/133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