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最美教师”评选活动
已经开始!
漫漫求学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他们是灯塔,是蜡烛,是园丁。
一只粉笔,书写点点滴滴。
三尺讲台,满是辛勤汗水。
来和小蜜一起看看参加评选的
滨医最美教师吧!
投票编码:
药学院(葡萄酒学院)
王巧云
王巧云,药理学硕士、教授,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年被评为滨州医学院“青年教学能手”,年获评滨州医学院“徐荣祥教学贡献奖”特等奖和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年获山东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正高组)。负责的《药理学》课程获年山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获年滨州医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获年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效果优秀,14次被评为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7部,主持省/校级教学课题10余项,获省医学会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5项。
现任山东省药理学会理事、山东省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烟台市药学会副理事长、烟台市药学会教育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年入职以来,一直坚守在教学工作一线,自开始,先后担任机能学实验主任、药学专业负责人、药理学教研室主任等职,除高质量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外,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评估、药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等多项任务。承担着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精神药理学、机能实验学和药理学实验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年授课工作量超过教研室老师平均工作量,每年授课-学时不等。随着我校的发展进步,授课对象从专科、本科到留学生和研究生,以爱心、耐心与责任心教学育人,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14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年荣获滨州医学院青年教学能手称号。
奉献爱心、耐心、责任心,做好学生引路人。
年烟台校区运行之初,受邀做兼职心理咨询1年,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学生解开心中困惑与迷茫,如同学间相处之惑、就业之惑、考研之惑等。认真倾听、时时鼓励、想方设法排解其焦虑与困惑,同学们带着愁容而来,看到他们豁然开朗后离开,此时我心才释然。记得一位大三的女生,因为爱情受挫,借酒浇愁,醉酒中摔伤了自己,醒来心更痛、亦更无助,怕父母担心不敢诉说。我们两人亦师亦友中促膝长谈2个多小时,通过正面、反面例证,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她终于能够放下从前,从头开始。还有一位男生,因与父母矛盾不断升级,叛逆性厌学,成绩不断下滑,不得已留级一年。一连串的事件给他留下不小的创伤,在交谈中他忍不住失声大哭,这次宣泄是对父母的理解和自己过往所做的后悔,几次促膝长谈后,看到了同学心理的成长,懂得感恩与包容。与学生线上线下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已成为我教学的常态。
年受口腔学院聘请,任兼职辅导员1年,指导同学做好职业规划,明确目标,坚定前行的动力。此后亦与口腔学院结下不解之缘,多次指导口腔学院学生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其中届贾晓宁同学团队(唐学敏、李家栋、张佳、邵正威、高雅)的大创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创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发表成果最多的记录,亦对学生考研深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目前已指导校级和省级大学生科技创项目10余项,指导过的同学考研率在90%以上,他们分布在各大名校如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等,他们中优秀代表如我校届毕业生吴超同学,攻读北京大学硕博连读,年抗疫期间,他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因抗击疫情的优秀表现多次登上央视接受采访。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6人次,获优秀毕业论文2篇。
爱心责任是师德之魂,作为教师我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