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金融科技三大势力的发展战略动态

一、金融科技的资本运作:从年“三大交易”说起

毕马威在年发布的《金融科技脉搏(ThePulseofFintech)》报告指出,年全世界金融科技领域总投资超过了亿美元,比年翻了一倍,金融科技的资本市场异常活跃。

令业界格外瞩目的是如下三笔超级大交易(Megadeals)。这三笔交易总额亿美元,占比超过年FinTech投资总额的50%。

年全球第一大FinTech收购案:FIS以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支付交易处理技术服务商Worldpay;FIS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独立金融服务商(FinancialServicesVendor);预计收购Worldpay后年收入达亿美元。

美国著名私募黑石集团(Blockstone)收购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55%金融与风险业务,重组成立新公司Refinitiv,该收购总值亿美元。黑石管理着5亿美元资产,无疑是资产管理世界里的巨型航母

蚂蚁金服在美国破纪录实现亿美元融资,主要用于支付宝全球化业务拓展。蚂蚁金服坐拥全球10亿用户,估值达亿美元蚂蚁金服,互联网金融中的领头羊。

巧合的是,这三起巨额并购案的主角恰好代表了当前金融科技行业的三大主要力量——独立金融服务商、传统金融巨头和互联网金融公司。风起云涌的资本运作背后,笔者认为金融科技行业正在发生如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其一,金融、科技和互联网巨头全面布局金融科技,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三大力量的态势。

其二,行业周期发展开始进入开拓和整合并行阶段。金融科技行业开始从早期的科技创新孵化主题阶段,开始进一步走向“技术、资本、用户和业务”深化交融的阶段。

其三,金融科技行业“赢家通吃”局面会进一步显现,颠覆式的科技创新离不开巨头全方面资源(金融业务场景、用户和流量、技术生态和资本)的支撑,行业整合的趋势也会进一步加强。

二、金融科技三大力量发展战略分析

(1)独立金融服务商——研发和收购的选择

独立金融服务商通过B2B的服务模式给银行、券商、基金等公司提供系统、软件、资讯、外包以及咨询服务。独立金融服务商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具有自己核心的科技系统平台,例如国际上的FIS、Tata、Fiserv、SSC等,这些企业年收入都在50亿美元以上,从金融自动化和电子化年代开始就在金融领域深耕技术;有一些不知名,但其实估值很高。类似的,国内有神州数码、长亮科技、恒生、金证、赢时胜和金仕达等

第二类主要是提供金融信息服务,国外知名的金融信息厂商有Bloomberg、Refinitiv、MSCI,国内有同花顺、万德、东方财富等。

第三类是金融咨询公司,知名的金融科技IT咨询公司有四大咨询公司、Capco、Accenture、IBM等。

独立金融服务商的战略发展逻辑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技术,即通过自主研发开拓新的产品和市场;另一条主线是资本,就是通过兼并收购小公司的产品线,开疆扩土,拓宽客户和市场。有一些大型服务商成立创新科技实验室,例如FIS也成立了Fintech加速器项目。但是,由于大公司缺乏创新土壤,并且自主研发需要很大的投入,风险高,成功率低。成熟的独立金融服务商仍偏好于直接收购市面上的创业公司进行科技版图的拓展。

通过兼并收购开疆拓土优势在于快速获得技术和客户,在短期内,由于B端客户粘性高,可以保证收购后客户和营业收入的相对稳定。在中长期,有效的头后管理能够产生多元产品之间协同效应(Synergy),会提升企业估值,增强竞争力。但是,兼并收购的方式也有野蛮扩张的负面效应。依赖于兼并收购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债压力,并且使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现有产品线停滞发展。

当前独立金融服务商的目前鲜有踏入金融业务,因为独立金融科技服务商毕竟属于科技公司,没有金融牌照。其比较优势在于B端业务多年累积下来的业务经验、稳固的客户基础、机构服务的专业优势和拥有核心平台的科技优势。其战略重点仍然在通过兼并收购获得获得技术和开拓市场,而独立金融服务商面临的机遇是新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市场和新领域。

(2)金融公司做科技——挑战与机遇并存

年金融巨头们显然把目光聚焦到了金融科技的B端市场领域。这种聚焦不仅仅是把收购来的子公司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而是更具有长远的战略野心。其战略目标,一方面是要令科技成为自身金融运营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是通过纵向多元化战略,进入上游供应链,在综合牌照的业务优势下,整合金融科技价值链,最终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航空母舰”。

为什么这么判断?我们从一些实际的案例入手分析。

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掌管6万亿美元资产)的贝莱德(Blackrock)收购了资产和风险管理核心平台Alladin。Alladin是一个包括资产组合、投资执行、风险管理和投资运营的系统平台。贝莱德本身是Alladin全球最大的用户,现在收购了该独立金融服务商的科技平台,计划开始出售软件的许可和服务。年,贝莱德又以13亿美元收购私募领域的平台Efront,这个平台也将会和Alladin进行整合。目前汇丰银行已经同意和贝莱德战略合作,一起拓展Alladin的市场。这就是金融巨头开始开拓2B金融系统市场的经典案例。

实际上,贝莱德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开始进入原来第三方厂商的业务领域,通过收购供应商的科技平台,整合上下游价值链,最终把科技作为收入的来源和核心竞争力。

国内也有类似的有趣的发展趋势。中国平安将原来的Logo从“保险·银行·投资”转变为“金融·科技”。诸多金融公司都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银行系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数量已经达到9家,包括建信金融科技、工银科技、北银金融科技及华夏银行的龙盈智达(深圳)科技等。年12月19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办法》,允许经营机构设立信息技术专业子公司,允许经营机构母子公司共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这也为券商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提供了政策契机,目前券商系知名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有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东吴证券等。

金融公司的这一战略动向笔者认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纵向多元化:创立或收购科技平台

促协同效应: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

开拓新收入:挖掘新的收入增长点

业务加平台: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

金融科技B端无疑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金融公司也具备熟悉金融业务的先天优势,并且能够通过科技赋能有机整合下游客户,提升客户粘性。比如摩根大通(JPMorgan)就在给其托管行和资管客户,出售交易平台软件Athena,增加科技收入的同时实现下游客户粘性的上升和业务竞争力。

面对机遇的同时也存在挑战,金融公司做科技一个直接的挑战在于利益相关性。例如同业是否会选择竞争对手的金融科技方案?金融公司是否放心自己的数据可能被泄露给竞争对手?由于这些问题,目前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更多还是为母公司进行服务,或是服务母公司的终端客户。

另一个核心挑战在于如何能够研发和掌握核心科技,并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参与市场竞争。否则,不论是母公司还是其他客户,为什么不选择成本更低,服务更专业的独立金融服务商?

未来,相信国内会有金融公司自主研发或者收购科技公司的技术平台。通过资本拥有技术相对容易,但是如何能够保证专业服务能力,将是金融系科技公司发展的重要课题。

(3)互联网公司做金融——创新和风险的平衡

再来谈谈非常有趣的互联网公司做金融。

当前互联网金融科技界有一个重大新闻,就是脸书(Facebook)计划发行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数字货币Libra,这对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都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美国监管部门联合声明要求脸书停止对Libra的开发工作,直至充分评估风险为止。由这个事情可以看出,互联网公司创新能力强,对传统的冲击力最大,同时也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

互联网公司无疑是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部队,互联网公司天生带有创新的基因。互联网是金融创新的“基础设施”,例如互联网P2P网贷、众筹、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等都是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很多创新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都需要依靠互联网才能运行(这也是5G为什么这么重要)。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公司结构灵活,创新能力强,能够快速研发和应用新技术,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公司的主打市场在C端,以下这些优势都是独立金融服务商和金融公司都难以做到的。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企业依然会是金融科技领域创新的最大贡献者。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总结:

互联网公司具有大量的用户和流量基础

具备建构包括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多重资源的能力

产生了包括社交、购物、支付、转账、媒体、物流等多样化应用场景

通过强大的移动端技术,注重用户体验,能够广泛而高效地服务于个人金融服务

具备快速整合技术的能力,例如整合和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

互联网公司具有较为扁平的公司结构,能够快速进行市场响应和调整

当前,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发力金融科技B端市场,虽然互联网公司在B端业务的整体份额还不占优,但是互联网公司已经在通过控股、科技整合、创新项目合作等方式进入了B端领域。例如,阿里巴巴控股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金融服务商恒生电子。年,恒生联合蚂蚁金服、阿里云发布“新一代分布式服务开发平台”JRES3.0,反映了互联网公司在技术平台领域开始冲击传统B端市场,这是值得独立金融服务商感到忧患的趋势。这个趋势在国外没有国内来的明显,因为中国互联网行业要比起其他国家要相对更有竞争力和开拓力。但是,相比独立金融服务商,互联网公司在B端市场仍需要掌握和沉淀专业的金融服务能力。

值得指出的是,互联网公司先天的风险管理能力没有金融公司强,金融科技监管法规存在空白的情况下,就导致互联网公司做金融早期经历了一个粗放型发展的阶段,例如年来国内大部分P2P网络借贷已经倒闭,伴随了很多金融风险。互联网的扩散性也可能加大系统性风险。互联网公司做金融的关键,依然在如何平衡创新和风险,在运用互联网思维发展金融业务的同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三、小结:回到金融科技的本质

以下表格运用SWOT模型总结了本文对当前金融科技三大力量的分析,包含了各自的战略重点、优劣势以及机会与挑战。

笔者认为,金融科技属于金融供给侧的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金融科技的意义在于通过信息技术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增强金融的风险管理能力。虽然,金融科技的光环似乎应该属于新兴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手机移动端等,但是最终要使得科技能够发挥提升效率和管理风险的作用,就需要让科技回到金融的业务场景之中。本质上,这是一个资源要素整合的过程,包括了技术之间的整合、技术和业务的整合还有科技和用户之间的整合。

要理解金融科技行业,不可以孤立地看单一的技术创新,因为所有的技术创新都需要融入到既有的科技生态当中才能发挥作用。

基于这个思想,当前这三大力量分别掌握着几个金融科技的一些重要要素:科技、金融、用户,因此都具备各自的优势和战略机会。目前,行业处在一边创新一边进行资源要素整合的阶段,这也注定了这三大力量之间将不仅有竞争,也将存在更多的合作机会。

在所有的金融科技要素中,无疑科技又最具有突破性(Disruptive)。相信未来技术会不断更新换代,这个行业的竞争结构也会随之不断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KPMG.ThePulseofFintech..02.13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faox.com/dfjs/7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